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2006.2.18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 2.影响(对江南) 1、给南方补充了劳动力; 2、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的经济发展; 3.推动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4、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 5、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 阅读下列材料或图片并结合课本知识,总结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过程及影响。 经济中心南移的历史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重心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不休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 (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南方政权的许多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在当时不得不采取措施重视经济建设,只有这样,经济才有可能得到发展。 课后作业 材料一?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内地居民3万人到河套以北垦田生产。西汉文景时期,采用过免税、赐爵、赎罪等办法鼓励移民北方;汉武帝将福建一带的闽越人迁徙到江淮一带与汉族人杂居。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民大量渡江南迁。西晋末年以后,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达70多万。唐朝安史之乱后,又有不少北方人迁移南方。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民纷纷南迁。据1152年统计,南方人口为1684万,到1179年已达2950万,人口增加了四分之三。 ??????????????????????????????????????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鲜卑慕容部原居鲜卑山……晋太康十年(289年),慕容率领部落迁居徙河(今辽宁义县),不久又迁到大棘城(今辽宁锦州),从事农桑和畜牧。永嘉以后,北方农民大批流入慕容部中,士大夫来避难的也不少。……在内徙各胡族逐步封建化的过程中,各胡族不但大量吸收了汉人的封建文化,而且也以自己的文化习俗影响汉人。……靠近胡族地区的汉人,甚至在生产上也受到胡人的影响,从事畜牧或兼营畜牧。 ??????????????????????????????????????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中国人向海外移民,最早从公元前后开始。宋末元初,向海外移民有所增加,明成祖以后出现了一个移民高潮,明末清初又有大批移民避难海外。但从康熙到道光初年却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鸦片战争后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据统计,现今居住自东南亚地区的占了将近90%,移民海外的又以广东最多,其次是福建。 ??????????????????????????????????????? 《文化地理学》 请回答: ①从有无组织来看,中国古代的人口迁徙可分为政府移民和自发移民两类,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②在中国古代的自发移民中,主要趋向有哪两种?各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③中国人向海外移民为什么在明成祖以后出现一个高潮?后来又为什么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 答案 ①我国古代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是把人民由内地迁到边疆地区。其积极作用是有利于开发边疆,巩固边防,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②我国古代自发移民有两种主要趋向:一是北方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促进进了我国经济重心的不断难移;一是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有利于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和,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③海外移民高潮的出现是由于明代郑和下西洋开辟了航路,许多人去海外谋生。清朝统治者为了抵制东南沿海的抗清势力,割断东南沿海人民同外国的联系,实行了“海禁”,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海外移民的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 探究延伸 20、(1999,全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引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民风,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亩值一金……荆城(今荆州)跨南楚之富,杨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宋书》卷五十 材料三、朝廷在古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 ——《陆游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