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契丹诗词不逊唐 契丹诗文谁能识
契丹诗词不逊唐 契丹诗文谁能识
w
刻有契丹文字的精美石印
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刻有契丹文字的辽代白塔
我们翻开一本又一本的中国文学史,发现论述辽代文学的篇幅没有几页,与辽代二百多
年的历史极不相称。应该说,建国伊始,契丹的文化还比较朴素粗糙,这是由于“辽起
松漠,太祖以兵经略方内,礼文之事固所未遑”。后来,契丹在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大量接受中原文化特别是唐代文化,也受到其它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以清冽瑰丽的形
象在北方大地绽放了自己的文化群蕾,留下了千古绝唱。但遗憾的是,这些绝唱多用契
丹文完成的,它的解读成了中国文字史上著名的难题。
契丹诗词不逊唐
在人们的印象中,通常以为契丹族生活在大漠之中,在文学上建树颇少,但实际上,契
丹族的文学有许多独到之处。从目前史学界研究的成果看,在林林总总的契丹文学中,
契丹诗歌就是一支奇葩。
据多年从事民间文艺研究的辽宁省辽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王吉川先生讲,契丹诗词
歌赋尤以诗词为主。这些诗词包括契丹皇室诗文、契丹社会知识文士诗文、宋朝使者诗
文以及宋人杂著中反映契丹社会的诗文。
契丹皇室的诗文主要指辽圣宗耶律隆绪、辽兴宗耶律宗真、辽道宗耶律洪基、东丹王耶
律倍以及东丹王之子耶律隆先和耶律琮等人。我们从辽河文化丛书《辽河流域文艺源流》
中看到,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当年曾以能说汉语自诩;他的儿子东丹王耶律倍和太宗耶律
德光兄弟二人,能熟练地运用汉、契丹两种文字写作诗文;而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隆先和
耶律琮,则均是博学能诗的文学家了,并且创作出了《阆苑集》等精华作品,可惜今已
失传。
辽圣宗耶律隆绪的代表诗作是《传国玺》:“一时制美宝,千载助兴王。中原既失守,
此宝归北方。子孙皆慎守,世业当永昌。”这首诗是圣宗开泰年间,辽圣宗在辽中京
(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得到传国玉玺时而做。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辽中京博物馆馆长李义告诉我们,诗中所说的传国玉玺,是我国著
名的秦玺。相传这枚玉玺是秦始皇用兰田玉雕刻的,四周刻龙,正面刻宰相李斯所写鱼
鸟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秦灭亡后,玉玺传至汉高祖,汉献帝失之。魏
文帝得之,又刻八个字“大魏受汉传国之宝”。传至唐朝后更名为“受命宝”。此后归
后晋,后晋亡归辽。
李义说:“耶律隆绪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皇帝,他十岁能诗,晓音律,善绘画,尤喜吟诗,
有御制曲五百余首。如今,这些词曲多已亡失,仅在史料中存有一二,而诗文流传至今
的只有《传国玺》这首。诗中歌颂了辽王朝的圣迹,希望后代能慎守基业,使大业永昌。”
辽兴宗耶律宗真也是一位诗人。《辽史》上说他“幼而聪明,长而魁伟,龙颜日角,豁
达大度”。据《辽史·本纪》记载,他曾去妻弟萧无曲宅第喝酒吟诗。重熙五年(10
36年)九月,他游猎于黄花山,获熊三十六,冬十月在南京(今北京市)应士时,以
《日射三十六熊赋》和《幸燕诗》为题,试进士于廷。
可惜这两首诗没有流传下来,只有清人查嗣(王旁加栗)在《燕京杂咏》中以诗的形式
回溯了这段史事:“紫濛川外月初寒,队队银貂小契丹。不射黄羊调酪酒,传分三十六
熊蹯。”
重熙二十四年二月,有宋朝使者来,他召宋使钓鱼赋诗,要得到辽代文人司空大师郎思
孝的诗,但司空大师不肯赋诗,他便先写一首诗挑之。诗曰:“为避绮吟不肯吟,既吟
何必昧真心。吾师如此过形外,弟子争能识浅深。”这首诗是耶律宗真流传下来的唯一
一首诗。
辽太祖的长子耶律倍是辽代著名的诗人。他自幼聪敏好学,外宽内挚,神册元年被立为
皇太子。天显元年(926年),他跟从太祖阿保机征渤海国获胜后,阿保机将渤海国
改为东丹国,令耶律倍为人皇王,统治东丹。阿保机死时,他因与弟弟耶律德光有矛盾,
弟弟即了位,他便主动让位。可德光不但没有因为哥哥让位而厚待兄长,反而见疑,欲
加害耶律倍。为了躲避弟弟之害,耶律倍于天显五年携带着高美人,载着书籍,投奔了
后唐。
走的时候,耶律倍立木海上,刻诗于木,这就是有名的《海上诗》:“小山压大山,大
山全无力;差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全诗的主旨是,既然自己无力抵住他人的压迫,
就只好躲避。
契丹皇室的诗歌吟咏,上乘之作属辽道宗《题李俨黄菊赋》:“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
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据《老学庵笔记》记载,该诗是为
了回辽相李俨《菊花赋》而作。李俨因被赐耶律姓,也称耶律俨,析津(今北京市西南)
人,好学有诗名,为人勤敏,官至参知政事,深受道宗宠遇。一日作得《菊花赋》呈道
宗,受嘉勉,次日,道宗赐批答了《题李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