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儒学一轮复习文库.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代儒学一轮复习文库

▲题型要素2 概念内涵型选择题 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本题可用定性法,就是对历史概念从性质和本质等属性上加以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状况,不同阶层、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法家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主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为“贵族不合时宜”,“注重实践”,“重农抑商”,主张法治,反对教化。故答案为D。 [高考题组训练] 1.(2013·福建文综,1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 汉代儒学 【福建考试说明】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①百家争鸣;②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①董仲舒的儒学思想;②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2)科举制含义:隋唐时代开始的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以儒学经典为考试内容的选官制度。 (3)影响:儒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也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董仲舒与新儒学 1.改造儒学的背景 (1)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国力日盛,但王国问题、土地兼并问题、匈奴问题任然存在,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加强中央集权。 (2)汉初的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3)董仲舒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了他的儒学思想,受到汉武帝的重用。 2.新儒学的含义: 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并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3.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 4.内容 (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主张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要罢黜,这样国家的统治方可安定。 (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观点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但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施行暴政,天将降祸与他。 (3)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4)针对为人处世的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5.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学、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兼采百家。 (2)其核心是“天人感应”说,强调王权的合理合法性。 (3)以神权限制王权。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最终目的,完全沦为官方统治哲学。 (5) 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文化的“一统”是政治“一统”的根基。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5.特点 6.评价新儒学思想 (1)“春秋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对今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罢黜”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3)“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春秋大一统”充满唯心主义色彩,是不可取的。 (4)“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对今天缓解中国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抛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开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加以弘扬。其中的“信”更是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罢黜”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各家思想。例如“春秋大一统”的主张就是法家的思想。 7.儒家学说在汉代为什么会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1)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变革中,儒家学说不能适应当时的需要。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