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左塚楚墓漆梮文字释补及方案资料.docVIP

荆门左塚楚墓漆梮文字释补及方案资料.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荊門左塚楚墓漆梮文字釋補 (首發) 陳偉武 中山大學中文系 2000年,湖北荊門左塚三號楚墓出土漆局一件,上有漆書“文字182個(器物一角有缺損,可能損失1字)。文字是分組書寫的,每組一或兩字,共有112組”,劉國勝和黃鳳春兩位先生對漆局的形制、漆書文字及器物用途詳有考釋。[1] 劉信芳、董珊和高佑仁三位學者先後對漆書的釋讀作了進一步的研討。[2] 裘錫圭先生考釋過漆書文字“吁悤”一詞,對“悤”字的構形予以精細分析。[3] 筆者在學習諸家研究成果的同時,也想就其中某些字詞的考釋和漆局性質談談一點淺見。 一、字詞釋補 襄敚 整理者讀為“讓奪”。今按,儘管古書“讓”可通“攘”,但“襄敚”還是讀為“攘奪”更明確。“攘奪”指侵奪、掠奪,《管子?八觀》:“里域橫通,攘奪竊盜者不止。” 人善 原篆作,整理者隸為“人善”,無說,高佑仁先生謂“或倒言成‘善人’”。今按,當讀為“仁善”。《古璽彙編》5383號璽,《戰國文字編》自左而右釋為“善人”。頗疑此璽為吉語璽,當自右而左釋為“人(仁)善”,與漆書讀法相同。《史記?外戚世家》:“高后崩,大臣議立後……皆稱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為孝文皇帝。” 速 整理者釋為“速解”近是,而與之位置相應的“余”整理者讀為“徐忍”,“忍”指容忍,“速”之“(解)”應讀為“懈”,訓為懈怠,“速解(懈)”與“余(徐)(忍)”義適相反。 民 “”字原未釋,劉信芳先生指出應釋為“民”,謂“”可看作是“”字的異構。今按,劉說近是,而“”字似當讀為“疲”,“疲民”見於傳世文獻,《管子?幼官》:“數戰則士疲,數勝則君驕,驕君使疲民則國危。” 惪屯 整理者讀為“德純”,甚是。“德純”猶言“純德”,上博簡《民 之父母》11—12:“亡(體)〈服〉之[喪],屯得同明。”整理者濮茅左先生讀為“純德” [4]。 民 整理者讀為“ ”。今按,“”字从糸,金聲,在楚簡中每用為“錦”字。在此當讀為“禁”。 幾鬼 整理者指出:“棋局的‘×’(代表‘四維’)上書寫有‘幾囗(鬼)’、‘幾天’、‘吾囗(奚)’、‘幾人’四組文字,而居於式盤四維的四門一般以‘鬼’(東北維)、‘地’(東南維)、‘人’(西南維)、‘天’(西北維)表示。”[5] 劉信芳先生認為:“‘幾’似可讀為‘畿’,而且‘幾天’有可能逆序讀作‘天幾’。……‘畿’是疆界的意思。《行氣玉銘》:‘……天幾舂在上,地幾舂在下……’。”今按,行氣玉佩銘本作“天亓(其)本在上,地亓(其)本在下。”“幾鬼”之“幾”疑讀為“禨”,《廣雅?釋詁》:“禨,祭也。”王念孫疏證:“禨之言祈也。”祭鬼神而祈福謂之“禨”。“幾人”、“幾天”之“幾”讀法相同。 剛 “”字从犬,亡聲,始見於殷墟甲骨刻辭,學者或釋狼,或釋狐,[6]過去我嘗臆釋為“貘”字[7]。上博簡《性情論》38:“不又(有)夫(奮)之情則(侮)。”整理者讀“”為“猛”。漆書“剛”之“”,亦當讀為勇猛之猛。《荀子?不苟》:“剛強猛毅,靡所不信,非驕暴也。”“剛強”與“猛毅”並稱,故漆書以“ (猛)剛”連文。楚簡文字用為“猛”的形體還寫作(),如郭店簡《老子》甲33:“攫鳥(猛)獸弗扣。”或作(),上博簡《從政》甲8:“(猛)則無親。”李守奎先生《楚文字編》認為字“所从為訛形”[8] 。似當析為从犬,丙聲,口為贅符,楚系文字習見。“丙”與“猛”均是陽部字,聲紐同屬唇音,例得通假。 羕、義 羕,整理者讀為“祥”可從。“祥”、“義”又見於上博簡《恒先》7:“恙(祥)宜(義)、利巧、采(綵)勿(物)出於(作)。”李零、廖名春、董珊和曹峰等學者在釋讀方面都各有發明。[9] 廖氏引用《左傳?成公十六年》:“德、刑、詳、義、禮、信,戰之器也。德以施惠,刑以正邪,詳以事神,義以建利,禮以順時,信以守物。”此例與漆書合證最佳。漆書文字中,也有“惪(德)”、“型(刑)”、“羕(祥)”、“義”、“信”等項。“祥”與“義”並見,除廖、曹二氏所引書證外,還有《逸周書?武順》:“天道曰祥,地道曰義,人道曰禮。” 糠緬 高佑仁先生指出:“原整理者釋為‘糠’讀作‘康’,實不必,當即‘康’字。”今按,高說是。而“康”音義近於“荒”,空也,指荒廢,如上博簡《三德》11:“居毋悊,作毋康。”李零先生注:“‘康’,有荒、虛之義。”[10] “緬”讀為“湎”,沉溺。“康緬”猶言“荒腆”,《書?酒誥》:“惟荒腆於酒,不惟自息乃逸。”或為後世“康梁沉湎”所本,《淮南子?要略》:“紂為天子,賦斂無度,殺戮無止,康梁沉湎,宮中成市。”高誘注:“康梁,耽樂也。”“耽樂”即沉迷於安樂。 智恒 今按,當讀為“知恒”。馬王堆帛書《經法?道法》:“天地有恆常,萬民有恆度,貴賤有恆立(位),畜臣有恆道,使民有恆度。”“恒

文档评论(0)

aa1509082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