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焊接协会一六年论文发表会之论文格式说明及相关简介.docVIP

台湾焊接协会一六年论文发表会之论文格式说明及相关简介.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灣銲接協會一○六年論文發表會之論文格式說明 *曾光宏1、2 1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材料工程研究所 2國立 (科技部計畫編號-XXXX-XXXX-XX,計畫名稱) (列舉3~5個關鍵詞) 一、前言(大標題粗體字型) 台灣銲接協會一○五年會員大會暨論文發表會將於106年10月27日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舉行。徵文範圍具原創性且有關下列之學術研究及技術應用論文: (1)。。。。。。。。。。。。。。採口頭發表方式。文內容應包含下列標題:前言、實驗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謝參考文獻等。。*標示。 2.2 紙張、欄數及邊界設定(小標題粗體字型) 中英文均為本屆研討會論文採用之正式語文。投稿論文以A4大小紙張為準,需編列頁碼,且上下邊界空白寬度為20 mm,而左右邊界空白寬度則為25 mm。此邊界設定不論於任何情況都不可變更。論文題目、作者姓名、機關單位及摘要等採用單欄格式撰寫。前言、實驗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致謝、圖表及參考文獻等則採用雙欄格式撰寫,其中欄位間距為1.5字元。 2.3 行距(小標題粗體字型) 段落格式一律採單行間距。論文題目與作者姓名之間空一行。大標題與小標題上方空一行、下方不空行。至於圖表上、下方則各空一行。 2.4 字體及大小(小標題粗體字型) 中文採標楷體,英文採Times New Roman。論文題目採14號粗體置中,大標題採12號粗體,小標題採10號粗體,摘要採10號字體且不縮排。本文採10號字體,圖表採10號字體,參考文獻採10號字體,作者姓名採12號字體置中,機關單位採10號字體置中。另每段文章開頭內縮兩個中文字大小。若以英文撰寫者,則需在作者英文姓名後以小括弧加註作者中文姓名,以方便聯繫及索引編輯,至於機關單位則直接在其下方加註中文機關單位。 2.5 方程式 ,如: (1) 2.6 圖表(小標題粗體字型) 圖表以置入單欄內為原則,且配合本文放在文內適當位置。圖表須加標題說明,說明文置中。另圖標題置於圖形下方(如圖1所示),表標題置於表格上方(如表1所示)。 三、結論(大標題粗體字型) 以上是關於台灣銲接協會一○四年會員大會暨論文發表會之論文格式說明,希望對您在準備本屆研討會之論文撰寫有所幫助,並且期待您的投稿。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敬請利用本協會電子信箱聯絡:twsroc@mail.twsroc.org.tw。 四、致謝(大標題粗體字型) 若投稿論文為科技部研究計畫成果,請務必註明計畫編號與計畫名稱。MOST XXX- XXXX-XXXX-XX)」經費補助,方能順利進行且完成,特此表達感謝之意。 五、參考文獻(大標題粗體字型) 參考文獻需按本文出現順序予以編號並置於文末,至於格式則請參考下列範例撰寫: K.H. Tseng, C.Y. Hsu, “Performance of activated TIG process i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welds,”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Vol. 211, pp. 503-512, 2011. (英文期刊論文範例) 鄭慶民、曾光宏、周長彬,熱處理型鋁合金對接銲之殘留應力分析,銲接與切割,,47-55頁,2005。Y.C. Chen, K.H. Tseng, C.C. Hsieh, C.H. Lin, “Tool design and thermo-mechanical modeling of friction stir spot weld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lding Technologies, Ankara, Türkiye, 2009. (英文研討會論文範例) 林新佑、曾銘智、曾光宏,「微電腦數位化逆變式400A MIG銲機設備開發」,台灣銲接協會九十八年會暨論文發表會,彰化,臺灣,2009。(中文研討會論文範例) K.H. Tseng, “Welding flux for stainless steel,” US8394206, 2013. (英文專利範例) 曾光宏、翁良軒、曾銘智,「電弧銲接控制方法」,I368552, 2012. (中文專利範例) A.D. Althouse, C.H. Turnquist, W.A. Bowditch, K.E. Bowditch, M.A. Bowditch, “Modern welding,” The Goodheart-Willcox Company, Inc., Tinley Park, Illinois, US, 2003. (英文書籍範例) 劉信男,「TIG銲接實務與電阻點銲技術」,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臺北,臺灣,1991。(中文書籍範例)

文档评论(0)

aa1509082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