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词汇知识
词汇知识 词的意义 一、词的本义和引伸义 作为语言中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符号单位,词有它的语音形式,也有它所反映的事物、事物的属性、事物的行为或事物的关系,这些就是词的意义。 人类认识世界是通过已知的认识未知的,因此,一个词的意义往往不止一种,而且多有关联。词义中有一个是最原始的意义,其他词义由此派生,这个最原始的意义就是词的本义,由它派生的就是词的引伸义。 例如:《礼记·月令》:“鹰乃学習。” 《论语·学而》:“学而时習之,不亦说乎?” 《韩非子·五蠹》:“莫如修仁义而習文学。” 晁错《言守边备塞疏》:“習地形,知民心。” 《商君书·战法》:“民習以力攻难,故轻死。” 以上句子中“習”的意义分别是“鸟练习飞翔”、“反复练习”、“学习”、“了解、熟悉”、“习惯”。其中第一个是本义,第二个是直接引伸义,剩下的是间接引伸义。 注意:词的本义不等于字的本义。词的本义是各义项中的原始义,而字的本义是造字时用来表示的意义。一般词的本义要早于字的本义。 尽管字的本义不能等同于词的本义,但字形还是可以帮助我们在词的众多义项中找到词的本义。 此外,探求词的本义,还要抓住词义引申的规律,才能提纲挈领。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 词义引申主要有三种方式: 1、链条式引申:即由本义引申出直接引伸义,再由直接引伸义引申出间接引伸义,前面所举的“習”就是这一种。 2、辐射式引申:若干个引伸义都是由本义直接引申出来的。 例如:《诗经·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陽不晞。” 《诗经·秦风·渭陽》:“我送舅氏,曰至渭陽。” 《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陽,有鸣仓庚。” 《诗经·豳风·七月》:“载玄载黄,我朱孔陽。” 以上句子中,“陽”的意义分别是“阳光”、“山南水北”、“温暖”、“明亮”。其中“阳光”是最原始的,当为词的本义,但是从字形上看,“山南水北”才是字的本义。原因是“陽”字产生比较晚,早先是用“昜”字来表示“阳光”的意义的。由“阳光”直接引申出“山南水北”、“温暖”、“明亮”等意义,是为辐射式引申。 3、综合式引申;即又有链条式又有辐射式引申,形成比较复杂的引申面貌。如: 《战国策·齐策》:“鲁连乃为书,约之以射城中。” 《战国策·赵策》:“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史记·项羽本纪》:“怀王与诸将约。” 《史记韩长孺列传》:“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从发。” 《盐铁论》:“匈奴数和亲,而常先犯约。” 《史记·李将军列传》:“幕府省约文书籍事。”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文约,其词微。” 《荀子·荣辱》:“约者有筐箧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舆马。” 以上句子中的“约”,分别是“捆缚”、“套车”、“约束”、“定约、约定”、“邀约”、“签订的盟约”、“节省”、“简约”、“节俭”等意义。其中本义是“捆缚”,直接引申出“套车”和“约束”,再由“约束”引申出“订约、约定”、“节省、节约”,由“订约”引申出“邀约”和“签订的盟约”,由“节省、节约”引申出“简约”和“节俭”。 二、词的基本义和附加义 词的基本义是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又叫理性意义、概念意义。是词典中给词下的定义。事物的本质属性不只一种,所以词的基本义会在不同的语境中呈现不同的面貌。如;水的本质属性有流动、透明、无色、无味、柔软等,在下面句子中的水就分别体现了这些属性。 “君子之交淡如水”、“碧天如水夜云轻”、“旧恩如水满身流”、“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词的附加义是附加于基本义之上的各种意义,主要包括文化意义和情感意义等。 1、文化意义是反映民族价值取向、审美取向、时代观念等文化心理和时代文化特点的意义。 如:古代汉语里“女”有柔弱、卑下的意义,所以“柔桑”又称“女桑”,城墙上所建卑小之墙又称“女墙”。又如古人认为“贰”是从一中分离生发出来的,所以有不专一、背叛的意义。在如古人将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青赤黄白黑是正色,受到尊重,红紫绿等是间色,受到贬低,《论语》中有“红紫不以为亵服”“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也。” 2、情感意义指词的褒贬义及尊重轻蔑义。如“杀”、“诛”、“弑”这一组同义词,“杀”是中性的,“诛”是褒义词,“弑”是贬义词。又如先秦时期第二人称代词中,“尔”是通称形式,“乃”是尊称形式,“汝”是蔑称形式。 三、古今词义的变化 词义的变化分为两种:基本义的变化和附加义的变化。基本义变化中又分为内涵变化和外延变化两种。内涵变化则外延会随之变化,但是外延变化后内涵不一定变化。 1、内涵变化:有内涵扩大、缩小和改变三种。 内涵扩大是词义所概括的事物本质属性增加了。如:皮,先秦时期指带毛的兽皮,去毛的称为“革”,人的皮称为“肤”。如《诗经》:“相鼠有皮,人而无仪。”《孟子》:“革车三百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材市场物业服务方案.pdf VIP
- 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版.pptx VIP
- 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存在不足范文四篇.pdf VIP
-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年山东省“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专项行动(工贸行业)考试题库资料(含答.pdf
- 2025-2028年青年教师三年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docx
- 法理学(西南政大)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章节测验 期末考试答案.docx
- 新教材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稳态与调节 复习提纲 知识总结.doc
- T_CECS 1240-2023 弃土场工程技术规程(OCR).pdf
- 许林芳《薪酬绩效》私房课笔记.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