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和人生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学与人生》概论;重点掌握;一、为什么要学国学?;据历史统计,中华民族每七百年会大大兴盛一次。 第一次兴盛是周公时的繁荣盛世。 第二次兴盛是汉武帝时的声威远播。 第三次兴盛是唐太宗时的贞观之治。 第四次兴盛即明太祖时的中华王朝。 现在是… … ?;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但也存在严重问题,人们普遍缺乏公德,拜金主义严重,人心浮躁,急功近利。官员腐败,学者抄袭,企业造假,家庭不睦,精神空虚。 中国人物质上去了,而精神却倒下了。 何以出现如此乱象?一句话,只有现实利益,没有道德、信仰!; 在当今世界,人类的两个家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一个是人类肉体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另一个是人类心灵赖以栖居的精神家园。“国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修复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乃至人类的精神家园。 ;一、为什么要学国学?;一、为什么要学国学?;一、为什么要学国学?;“国学”在文化比较中展现价值; “国学”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国学复兴的意义;国学复兴的意义; 什么是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即官学体系的最高学府,如太学、国子监等。后来特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国学又有大小之分,小国学就是“四库全书”——即经、史、子、集等四部。大国学则囊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 ;二、什么是国学?;二、什么是国学?;二、什么是国学?;(一)国学的分类;经——分“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10类; 史——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15类; 子—— 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 集——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类。 (总共44类) ;五术——包括“山、医、卜、命、相”等 。是古人“究天人之际”关系的学问。 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前四艺为大艺,后二艺为小艺。 诸子百家——包括“儒、释、道、刑、名、法、墨、兵”等等各家。 (现世治理:儒、道、法、兵足矣!) ;(一)国学的分类;一、国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二、国学是一种思维智慧。 三、国学是一种核心价值观。 四、国学是在全球化境域下对中国文化与学术精神的表述。;(三)诸子百家;(三)诸子百家;(三)诸子百家;(三)诸子百家;(三)诸子百家;(三)诸子百家;(三)诸子百家;(三)诸子百家;(三)诸子百家;(三)诸子百家;(三)诸子百家;(二)诸子百家;(三)诸子百家; 三教:儒教、佛教、道教。 九流: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即儒家、道家、 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 杂家、农家。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 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 僧、道、尼。 下九流:师爷、衙役、升秤(秤手)、媒婆、走卒、 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四)国学经典推荐:15部 1、《三字经》; 2、《千字文》; 3、《弟子规》; 4、《朱子家训》; 5、《大学》; 6、《中庸》; 7、《论语》; 8、《孟子》; 9、《道德经》; 10、《庄子》; 11、《孙子兵法》; 12、《韩非子》; 13、《六祖坛经》; 14、《明贤集》; 15、《围炉夜话》;三、国学的人生意义;我们每个人好比一棵树,树根就象人的基石。 一个人只有基本素养好,基石才牢固,成长就快。;内在素养影响外在高度 内在素养决定气度, 气度决定格局, 格局决定结局。;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佛教大师说: “有出格的见地,方有千古品格,有千古品格,方有超方学问,有超方学问,方有盖世文章”。 清朝雍正皇帝大力提倡“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的治国方略 。;三、国学的人生意义;保持谦虚学习的心态,追求思想的进步,站在高位去看待人生,如同登泰山而小天下,天下万物,尽在眼中。 如果人被迫只顾眼前的目标,他就没有时间去展望整个的生命。 ——德国 雅斯贝尔斯 ;《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宽容包容才是大气象、大格局,才能成大事业,做大丈夫。 ;心宽,天地就宽 放下压力—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