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正笔正说课稿.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正笔正说课稿

《“心正笔正”的柳公权》说课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执教的是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心正笔正”的柳公权》。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晚唐时期大书法家柳公权的故事,既简要介绍了他的书法成就,又重点记叙了他向皇帝直言劝谏的两件事,体现出他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第一件事是他借谈论书法秘笈,劝告文宗要心正治国、律己清政;第二件事是柳公权借谈论皇帝穿衣服,劝谏穆宗正确用人、赏罚分明。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感悟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2、感悟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教学中,我将遵循两点是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读中解惑。让学生在读中品悟、在交流中明白柳公权流芳百世的不仅是他的书法,他那铁骨铮铮的品格更令世人钦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通过重点语段感悟柳公权刚直不阿的良臣形象 教学过程: 一: 1、师:2、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课文?3、生反馈,师总结二、精读品味,体验感悟 自主、合作学习3——8自然段(师巡视并指导学习情况) 出示学习提示:①、默读课文3——8自然段,从两件事中自己感兴趣的学习。 ②、找出柳公权的句子并勾画出来,。 ③、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学习小组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做好批注。交流,讨论 重点句子: ⑴、事件一: 柳公权毫不犹豫地回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毫不犹豫说明了什么?联系下文想想:柳公权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在当时的环境中毫不犹豫说出这句话可能会有什么后果?(惹皇帝生气,甚至杀头等)原来,柳公权是在告诉穆宗,写字和治理国家一样,都必须“心正”。师:面对一个可以主宰他生命的君王,柳公权,敢“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所以作者说他的这个劝告是——“真诚而大胆的”为什么他的劝告是真诚而大胆的呢? 出示句子:真诚在于这个劝告是真诚而大胆的。真诚在于柳公权以自己的书法心得来打动穆宗,希望穆宗能够律己清政:大胆则在于他毫不虚伪做作,直言答对。如此劝告,自然是对穆宗的一次不小的触动。 师:从这句话你体会到柳公权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总结:是啊,正因为柳公权为人正直,他才敢于直言劝告,这也正是他铁骨铮铮的体现。对穆宗他敢于直言以对,对后来的文宗,他同样是刚正不阿。 1、柳公权答道:“陛下,您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应当选用贤良,罢黜不肖之臣:还应接受劝谏,赏罚分明,这才能使天下真正和乐光明。至于穿一件洗过几回的衣服,只不过细枝末节罢了。”  (1)指名读这句话。 (2)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罢黜什么意思?不肖之臣指的是哪些人?有感情地读柳公权的话。)  (3)听了文宗自夸的话,柳公权的表现与在场众人有什么不同? (柳:一言不发;众人:赞颂不已) 那些人可能怎样来赞颂文宗?指名说, 从中可以看出柳公权是怎样一个人? (不逢迎附和,不是趋炎附势的小人,而是堂堂正正的君子。)  (4)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机智大胆的直言? A:别的大臣都赞颂不已时,柳公权却敢于从劝谏的角度持不同的意见,有胆识。 B:机智,表现在他先提出做为君主应当怎么做,然后又平和地提出对于这件衣服的看法。  (5)为什么他的这番话反而得到文宗的格外垂青? (柳公权的正直,敢言,不逢迎附和,不趋炎附势,让皇帝都觉得他的品格的可贵,皇帝身边需要这样的人,不断指出不足。) 就这样,柳公权一面写出一个个筋骨秀挺的好字,一面讲出一句句有利于国家的直言,直到他八十八岁去世。、整体回归,总结全文 1、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齐读最后一段。看插图,体会两种“柳骨” 2、纵观全文,作者是怎样使到大书法家柳公权的刚正不阿的良臣形象跃然于纸上的?在写作上运用到了哪些表达方法? (1)有详有略,重点突出。(书法成就略,做人风范详) (2)有叙有议,叙议结合。 总结:学习了这篇课文,柳公权形象在大家心中,让我们都像他那样,用自己的“心正”练出一个个骨力秀挺的字,写出一个个顶天立地的“人”字,做一个心正笔正的人,堂堂正正的人! 、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在生活中进一步去感受柳公权“心正笔正”的风格。 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写一篇读后感。“心正笔正”的柳公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