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doc

9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 东铺中心校 魏艳丽 [教材分析] 本篇精读课文写的是作者小时侯生活在农村外婆家。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傍晚独自一人从田里回家,不幸坠入一口土井,被卡在井口,直到天黑。在危急中他冷静地意识到不要乱挣扎,要保持体力,等待亲人援救。在黑暗、寒冷、孤独 害怕中,他坚持着,坚信着,最后全村男女老少一百多人打着灯笼火把出来救助他,令他十分感动。 全文分三部分写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 第一部分(1)写我小时候在农村外婆家生活,交待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二部分(2-5)写“我”傍晚时在大雨中独自一人从田里回家,不幸坠入一口土井卡在井口,自己保持冷静,勇敢地坚持着,并坚信亲人会来援救。 第三部分(6-8)写全村男女老少一百多人打着灯笼火把,找到了我并救助了“我”。 这篇课文从两方面给学生以启迪:一是在危难之中不仅要勇敢、坚强,还要做到遇事冷静,学会动脑筋想办法,能自我保护;二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也离不开亲人、朋友的关心帮助。 [学情分析] 阅读第二部分时,要层层深入。“我”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害怕、着急的心情,以及想摆脱困境的本能的挣扎,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因为没有切身的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体会“我”的心情。“我”很快地冷静下来,动脑筋思考,做出决定,这一点是一般年龄较小的孩子不容易做到的,需要理智,也是触动学生思考的地方。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正确书写。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从作者童年这件难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长的启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是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教学准备]课件或图片,生字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正确书写。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2、读懂课文,掌握课文的大体内容,自读自悟,提出阅读问题。 3、读通句子,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想象,导入新课。 1、“满山的灯笼火把”当你读完课题,你的脑海里会有什么景象? 2、满山为什么有这么多火把?你一定想知道发生过什么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借助字典读准字音。也可以问同学。 2、然后指名朗读。 3、评价朗读情况。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三、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认读。 2、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3、学生互动学习,老师利用生字卡或投影检验自学效果。 4、重点指导:瘦的笔顺,杂的上边是九,不是丸。 5、自主书写,小组评比。 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2、学生阅读思考。 3、小组交流汇报: 作者小时侯生活在农村外婆家。在一个下大雨的傍晚独自一人从田里回家,不幸被卡在井口,直到天黑。在危急中他冷静、保持体力,等待亲人援救。在黑暗、寒冷、孤独、害怕中,他坚持着,坚信着,最后全村男女老少打着灯笼火把救助他,令他十分感动。 五、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自读自悟,进一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3、同桌交流读懂的地方,说说不理解的地方。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9、满山的灯笼火把 遇险(坠入土井)--危急(挣扎、坚持)--获救(火把) 语文四年级上册《满山的灯笼火把》说课稿 东铺中心校 魏艳丽 [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满山的灯笼火把》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作者童年中的一个成长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文章配有两幅形象生动的插图,记叙了作者住在农村的外婆家,一天,作者在风雨中坠入田边的土井后的表现,最后被乡村人们救起的感人故事。从中感受到人们的善良品质,学习作者遇事善于动脑思考及勇敢坚强的品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独立自主地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会多音字“卡”,完成课后练习3; 2、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乡村人们勤劳善良的品质; 3、注意抓住文中的事例,通过作者的心理、情感表现,明白遇事要善于动脑思考,要勇敢、坚强。 重难点:目标中第2、第3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本课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 三、说教法 针对课文作者的情感表现(哭喊着——不哭也不喊——泪如泉涌)非常鲜明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以作者情感为主线,以读贯穿教学始终,注重学生的个性感知、联想、体验等心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