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还法律于生活是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关键
还法律于生活是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关键[摘要]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单纯依靠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无法解决此问题。关键是要转变观念,还法律于生活。惟有学生在甘常生活的体验中,发自内心的尊重法律,崇敬法律,相信法律,其法律信仰才能建立。 [关键词]法律信仰;反思;还法律于生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6-0014-02 伯尔曼有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认同和依归,其实质是追求法律至上和法律统治。只有信仰法律,才可能守法。法律作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守法仅是法律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守法精神才是法律信仰的灵魂。守法精神要求的是主体不仅要遵守法律,更要把法律内化为道义上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变被动守法为主动守法,由强制守法到良心守法,由他律守法到自律守法。纵观人类发展史,越是民主和秩序化的社会,公民对法律的崇尚和需求就越强。人们之所以追求法律至上,不仅因为他们习惯于信赖法律,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条件通过法律规则来保证自身的权利,且实现对政府权利的控制。因此,要使国民具有一定的法律信仰,必须从教育人手,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人手。 一、对当下高校法制教育的反思 当代大学生的法律信仰究竟如何呢?“硫酸伤熊”案的当事人刘海洋(清华大学学生)坦言:“我们上大一就学了《法律基础》课,学了民法和刑法,但我们只知道猎杀野生动物违法,但用试剂烧伤动物是不是违法就不清楚了…”从这段话中,或许能让我们得到比“事件”本身更有意义的启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已迫在眉睫。 我们不妨对当前高校的法制教育进行一下反思。 首先,学校的法制教育一般从属于德育教育,并无自身独立的地位,即把法制教育视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事实上就是按照德育教育的套路来开展法制教育。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虽然均属于社会价值的范畴,但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上讲,两者的目的是统一的,都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从区别上讲,德育教育重在净化人的心灵,法制教育则重在规范人的行为。因此,要塑造学生的人格,必须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入手,把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而不能有所偏废。 其次,不同类别的高校。基本上都要强行划一地开设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由于课时少,内容庞杂繁多,教者犹如蜻蜓点水,为了赶进度,只能简单地进行一系列知识的罗列和堆积,学生往往疲于应付,死记硬背,应付过关考试,师者更是苦不堪言。这显然有悖于法制教育的真实目的。法制教育是认同规范、接受规范和消化规范的教育,是培养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和塑造民主、正义、效率、公平等现代法治理念的教育,所以,我认为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不是通过学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所能及的,而必须还法律于生活。 二、还法律于生活的现实意义 首先,法律源于生活。有不少人认为法律是枯燥的,一些未接触过法律的人,甚至对法律敬而远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学生,甚至我们的一些教师也会有这样的困惑。在他们眼里,法律似乎仅仅是纯粹规则的体系,仅仅是逻辑脉络中抽象概念的演绎,法律毫无生机,抽象枯燥与之相伴,法律与生活毫不相干。其实,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陪伴我们从摇篮走向坟墓。在一般人眼里,法律是具体的,人们对它的理解更多的只是遵循。但是,作为从事法制教育的教师则必须让学生懂得:法律文明是迄今为止文明探索过程中最辉煌的成果,是最完善、最高层次理性体系的反映,是理性与人性之美的结合。正是法律蕴含的社会协作精神才使我们能够生活在竞争而有序的环境中。我们对待法律应当有起码的温情与敬意;有了这种温情与敬意,方能舒缓我们对法律枯燥的理解。法律虽然是由我们人类创造的,但是至始至终都具有一种超越一切人意志和理性的最高价值,并不断塑造我们人类自身的品质。比如学习法律史后,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社会规则的不同塑就了不同风格的法律文化,由此人类文明才呈现出不同形式的发展轨迹。法律不过是将一定时期内对社会形成足够影响的生活规则翻译成法律语言。法律发展的趋势就是延承社会习俗,而社会习俗则承载着人类的共同价值和共同福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就是在社会习俗的支配下,通过自我信念的作用,凭借理性推理的力量,为建立便于遵循的具体秩序而不断奋斗。 其次,法律离不开道德。学生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看到的往往是法律条文彰显的是非观,看不到法律关系所蕴含的道德本性。其实,道德本性实际上就是一种客观的世道人心,它决定着法律的内涵和本质。世道人心一旦借助法律理性凝结为法意,则表达为规则,也就是体现为公平、正义、仁爱、诚实、安全、自由、平等、人权、民主、宽容等基本价值。所以说,这些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文学类文本茹志鹃《路标》阅读练习及答案(辽宁铁岭-2023学年高三上).docx VIP
- 简读中国史读后感.docx VIP
- 《皮内注射法》课件.ppt VIP
- 第四版(2025)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docx VIP
- 《2025-0036T-SJ 液冷数据中心 快速接头通用规范》知识培训.pptx VIP
- 《维修电工考证》课件——兆欧表的使用方法.pptx VIP
- 《安徒生童话》整本书阅读 课件 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ppt VIP
- 2025年金融领域AI伦理与监管政策协调机制研究报告.docx
- 超星尔雅学习通《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章节测试答案满分版.doc VIP
- 2025年全国特种作业电工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