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应用文历史沿革.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商务应用文历史沿革

国际商务应用文历史沿革摘要:本文对我国历史上公文文体、应用文体和国际商务文体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基本语体特征进行了纵向的探索,论证了这些文体都是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并对汉语国际商务文体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应用;国际;商务;文体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6)04-0057-05 21世纪,当是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崛起的百年,作为联合国认定的5种主要语言之一的汉语,其国际经贸应用写作的重要性,已经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全球化的汉语学习热潮的掀起,更加突现出来。在我国的外经贸系统,使用母语撰写国际商务应用文书,原本就具有很强的需求性。我国是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在世界各个角落都散布着祖国的侨商与侨资企业。即使在新中国刚诞生的前后,大陆与港澳台同胞的商家、企业,以及世界各地的旅居华商大多使用母语进行商务联系:或投书派驻各国的领使馆商务机构要求介绍客商;或径直进行商务联络建立交易意向;或询问商家详情、索要商品介绍;或联系加工、转口业务;或发函询价、还盘和应盘;或催寄信用证敦促运货;或提醒对方应尽之各种责任;或寄发索赔、理赔等交涉函件;……等等。加之近二十几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经贸事业的蓬勃扩展和我国政府体制的改革,外经贸机构和企业也日益发展、加强、增多和变大。作为政府机关和专业的外贸机构、以及有关企业、事业等单位,在其上下联络、管理和运行的过程中,又需要一整套规范的专业公文文书,来进行日常的运转。 国际商务应用文书理应是最早“与国际接轨”的汉语专业应用文书。它既要求其具有传统的典雅、含蓄和文质彬彬的语言特点,又要求符合国际贸易的诸多专业行规与国家的有关法规;既受到传统公文文书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同时又不免受到外文同类专业文书,尤其是英美系统的国际商务应用文书的影响。 综上所述,今天我们来对国际商务应用文书作专题的历史渊源、语言要求研究,可谓正当其时。而对于一种专业文书和语体的研究,如果不考察其源流、甄别其得失,就无法全面地把握它,更无法在整个外经贸行业中使其进一步趋向标准化和规范化。 一、我国古代应用文的发展及其语体特征 华夏史河,上下五千年;文海载籍,浩瀚如云烟。我国应用写作的源流,一直可追溯到以虞、夏、商、周四代历史文选结集的《尚书》。自此而下,一直到清代中叶,我国文章学的理论虽然在不断发展,然而对于应用文体的研究,却发展得相对缓慢。这是因为,其一:各代学者历来非常重视对属于“雅文学”的“词命体”(刘知几语)的研究,而忽略对解决民间“俗务”的属于“俗文学”的一般实用性应用文体的探究;其二:我国历史上长期的封建帝制下的“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得不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遂使以商业和其他“俗务”为对象的文体研究,成为无人问津的“末学”。 尽管如此,我国的古代应用文体的发展道路,依然有迹可求,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而各阶段的应用语体的特征仍旧可以清晰地归纳出来。 1. 先秦、两汉阶段 在先秦时期,诚如《韩非子“显学”;及至两汉,而儒学遂定于一尊。因此,《尚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历代学者历来特别重视对属于“雅文学”的“辞命体”研究的原因,主要是受儒家的影响。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把《尚书》中的历史文献当作学生学习政治史的教科书,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文献来举一反三。那么,其中的典(典册)、谟(策略)、范(法典)、诰(训辞)、誓(演说辞)、命(命令)等文种,无不被囊括在公文文书的范畴之内。据统计,在现存的《尚书》古、今文篇目中,公文文书竟占50%弱。至于民间的书、契之文,则自无有留存的可能了。两汉的词命体文书,在《史记》、《汉书》等著名史书中保存颇多,煌煌名篇,垂映史册。而当时用于民间的应用文书,都是通俗质白,容易上口的语言。 2. 魏晋南北朝阶段 魏晋南北朝这三四百年时间,所以被称作我国古代 “文学的自觉阶段”,除了文学自身发展的原因之外,最重要的是由于儒学的衰微,在发展中突然摆脱了儒学的羁绊和压制。从而产生在文学艺术作品上的突破。在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与“词命”体和其他笔札、书简等文体并无分野,其意义基本是一致的。 首先是魏文帝曹丕的《典论8种文体,其中属于现代“文学艺术”意义作品类的,只有诗与赋,而其余6类都属于应用文书,可见古代应用文书,尤其是“词命”体文书之发达。嗣后,晋代挚虞作《文章流别论》,这是一篇以文体为纲,来讨论文学作品性质、源流的论文。《文章流别论》原文已亡佚,就以辑录者来看,作者除对诗与辞赋体作品以外,对于箴、铭、颂、诔、哀辞、碑、图谶等应用类文书,都提出了写作要求和简洁的评论。这种势头似乎一发而不可收拾。到南朝梁代刘勰作《文心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