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排放量推估方法
一、排放量推估方法
1.1船舶排放量推估
船舶排放量推估區分為遠洋船舶與港勤船舶。民國 102 年船舶 排
放係數表增定2010 年之後出廠船舶主引擎及輔助引擎之係數值;增訂
船舶在港外錨泊及港內移泊時之推估方式;主引擎最低負載修訂為 2% ;
以及因應實際調查有低硫燃油切換情形而增列低硫燃油的校正係數。
1.1.1遠洋船舶推估方法
依據《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將其歸類為造船工程及海事學術名詞,中文翻譯名亦為「遠洋船
[53]
舶」。根據 CARB的定義 ,只要符合以下之一的條件,即屬於遠
洋船舶(Ocean Going Vessel, OGV ):
(1) 船舶總長度 (Length Overall, LOA)達到 400呎( 122 公尺)
或以上
(2) 船舶重量達 10,000總噸 (Gross Tonnage, GT)或以上
(3) 船舶使用船用柴油引擎,且各汽缸排氣量達到 30L或以
上。
本計畫主要針對各港口20 海浬範圍內的遠洋船舶進行研究,
20 海浬範圍依交通部所屬各國際商港管轄地區劃分圖各港座標為
圓心,以 20浬為半徑畫圓,即為各港 20浬範圍。各港座標為圓
心座標如下:
(a) 基隆港:25∘09’26.5’’N, 121∘44’22.5’’E 。
(b) 臺北港: 25∘09’62’’N, 121∘21’07.71’’E 。
(c) 臺中港: 24∘17’40.3’’N, 120∘29’27.3’’E 。
(d) 高雄港: 22∘37’01’’N, 120∘15’25’’E 。
(e) 花蓮港:23∘59’11’’N, 121∘37’35’’E 。
1-1
遠洋船舶排放量推估方法參考美國 Puget Sound Maritime Air
Emission Inventory ,2006 及 Port of Los Angeles Inventory of Air
Emission-2007報告,港區遠洋船舶排放量估算的基本公式為 :
E = Energy × EF × FCF (1.1)
其中,E :指引擎的排放量(此處單位為公克,統計時轉換為公噸) 。
Energy :指所需要的能量,以kW·h 表示。
EF :排放係數,以g/kW·h 表示。
FCF :燃料校正係數。
其中能量需求項與各港口的實際運作有相當大的關聯性,它可以
由以下公式計算 :
Energy = MCR × LF × Act (1.2)
其中,MCR :指最大引擎動力,以 kW 表示。
LF :指負載係數,無單位。
Act :指活動量,以小時數表示。
如前一節所述,船舶的主引擎與輔助引擎的活動方式與運作時機
並不相同,因此在推估方法的資料取得與計算方式亦有所不同。以下
分別就主引擎與輔助引擎的推估方法進一步說明。
1.主引擎排放量估算方法
遠洋船舶主引擎排放量推估流程圖如圖 1.1所示。
1-2
船舶註冊 計畫調查 科技文獻 港區相關 引水資料
資料 資料 資料 機構資料
距離 (浬 ) 船速 節( )
動力 (kW) 負載 活動 (hrs) 航程或停留時間
能量 (kW-hrs) 排放係數 燃料校正係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指导》课程标准 - 长乐职业中专学校.doc
- 《幽径悲剧》说课稿 -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ppt
-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课件 - 德州市第二中学.ppt
- 《教育研究》2003年第8期 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 ——“新 .doc
-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2011年5月 一、 考试形式 1、期末考试采取 .doc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 -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ppt
- 《北大医院》2012年第3期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pdf
- 《搭配问题》教学课件.ppt
- 《日本科学技术指标》概览及与美国、中国同类报告的比较 - 中国科协.doc
- 《汉唐道教论集》观点述评 - 青松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