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8 承担单位: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试验设计 .DOC

2011-07-18 承担单位: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试验设计 .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07-18 承担单位: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试验设计

2011-07-18 承担单位: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试验设计: 试验项目:土壤微生物真菌的分离检测 试验人员:余谦 试验负责:阮传清 报告日期:2011-07-18 计数月份:2011年07月 研究资格系数 (0.5-1.0) 实验设计系数 (0.9-1.0) 报告得分 总分 实验设计 实验记载 实验分析 实验简报 实验文章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5% 设计,实施实验,记载,分析清晰,结论清晰文献完整,发表水平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农业微生物研究中心 电话: 0591 传真: 05911.试验目的大豆根系分泌物毒害:大豆根系及根际微生物活动过程中的分泌物,对大豆有毒害作用,使重、迎茬大豆根系发育不良,根量和根瘤减少固氮能力下降。研究证明,重、迎茬大豆土壤微生物区系具有重大改变,特别是对大豆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养分活化微生物区系活力的大幅度下降,以及阻碍或限制大豆生长发育有益元素活化微生物区系活力的优势,加剧了大豆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些元素的亏缺。同时根系所分泌的有毒物质,如某些有机酸和氨基酸类抑制根的生长。 2.试验方法1样品 采集自东山莲雾根际、表层等不同区土样。 2.2样品处理方法 将采集的12种土样分别称取10g至装有 mL无菌水的三角瓶,振荡, 使充分,即配成10-1浓度;1 mL10-1浓度原液至装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即配成10-2浓度,依次稀释配置成10-3、10-4、10-、10-称样:称取10 g至装有 mL无菌水的三角瓶,振荡15 min, 使,即配成10-1浓度; 稀释:吸取1 mL原液至装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即配成10-2浓度,依次稀释配置成10-3、10-4、10-;平板涂布:超净台上无菌操作,溶液在振荡器上振荡10-20 s,吸取200 μL至相应标记浓度的平板上,溶液滴至平板中央,用涂布棒涂匀。涂好的平板正放静置一会,使溶液渗透进平板中。每个梯度重复次10-5、10-、10-; 培养::将涂好的平板用报纸包好倒置于℃人工气候箱中培养;结果计算:每克土样中微生物的数量=同一稀释度的个平板上菌落平均数 × 稀释倍数/含菌样品克数。 3.试验结果 真菌培养基培养的真菌结果如下,图1、图2表明,1号、2号3号样苗非根际真菌含量较低,苗根际明显很低,表明莲雾对真菌可能有抑制作用,三个样中0.5米的抑制不是很明显。 表2 1号土样真菌含量 1×10-3 1×10-4 1×10-5 平均值 每克土样含菌量 CK 0 0 0 0 0 0 0 0 0 0 0 苗根际 0 5 5 3 3 0 3 1 2 3.3 3300 苗非根际 0 0 1 0 0 0 0 0 0 0.3 300 0.5m根际 0 2 0 0 1 0 0 0 0 0.7 700 0.5m非根 6 8 5 0 1 0 0 0 0 6.3 6300 表3 2号土样真菌含量 1×10-3 1×10-4 1×10-5 平均值 每克土样含菌量 CK 0 0 0 0 0 0 0 0 0 0 0 苗根际 10 2 1 6 0 0 1 1 2 4.3 4300 苗非根际 9 8 4 2 1 0 1 0 2 7 7000 0.5m根际 16 10 10 3 3 5 1 0 0 12 12000 0.5m非根 13 12 12 6 4 3 0 0 0 12.3 12300 表4 3号土样真菌含量 1×10-3 1×10-4 1×10-5 平均值 每克土样含菌量 CK 0 0 0 0 0 0 0 0 0 0 0 苗根际 3 0 0 0 0 0 0 0 0 1 1000 苗非根际 0 1 0 0 0 0 0 0 0 0.3 300 表层根际 0 0 1 0 0 0 0 0 0 0.3 300 表层非根 7 4 6 2 1 0 0 0 0 5.7 5700 图1 1号土样含菌量变化 图2 2号土样含菌量变化图3 3号土样含菌量变化 4.试验 5.参考文献 试验负责 阮传清 试验人员 余谦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