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金杆菌对保护地番茄白粉虱防治效果试验.docVIP

苏云金杆菌对保护地番茄白粉虱防治效果试验.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云金杆菌对保护地番茄白粉虱防治效果试验

苏云金杆菌对保护地番茄白粉虱防治效果试验白粉虱学名为Trialeurodesvaporiorum,属(Westwood)同翅目粉科虱,俗称小白蛾子[1]。成虫、若虫吸食保护地各种蔬菜的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成黄色,萎蔫甚至全株死亡。由于白粉虱种群数量大,喜群集性为害,并分泌出大量的蜜液,往往引起一些腐生菌的发生,使蔬菜商品性降低。白粉虱也是茄果类蔬菜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害虫之一,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科学防治白粉虱,是确保保护地蔬菜安全生产的关键措施之一。防治白粉虱多采用21 %增效氰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 %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成分为噻嗪酮)等杀虫剂进行防治,由于这些农药有一定的间隔期,很难实现保护地蔬菜安全生产,本试验采用生物杀虫剂―8000苏云金杆菌进行白粉虱防治,为合理安全使用农药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供试药剂 8000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市售); 10 %扑虱灵乳油(市售);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市售)。 1.2试验环境 试验地点设在山东省邹城市北宿镇东故村孔维华日光温室内,该温室以种植秋延迟番茄与早春番茄为主,秋延迟番茄在7月下旬育苗,8月下旬定植,白粉虱常年发生,2007年秋延迟番茄因白粉虱防治不及时,番茄黄花曲叶病毒发病率达到35 %以上,造成大面积减产,个别温室甚至绝产。 1.3试验设计 试验按常规法进行设计,设5个处理,重复4次,共20个小区,小区面积为14 m2,随机排列,各小区之间用透明塑料薄膜隔开,各处理所用药剂及667 m2用量如下:8 000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 g、25 g,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10 %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5 g,对照为清水。 1.4试验概况 本试验在2008年9月20日下午按照所设计的药量进行喷雾防治,叶正反面喷撒药液,每667 m2用量为30 kg,对照喷同等量的清水。 1.5调查及统计方法 试验前各小区随机选5点,每点选易于观察调查的番茄2株,并用红线标记,待受精白粉虱成虫基本稳定后,在标记的植株0.5 m处目测每株番茄全部叶片上白粉虱成虫数,此为虫口基数,药后1 d、3 d、10 d对标记的植株进行调查,按以下公式进行防效计算,并用DMRT法统计分析,比较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 2结果分析 不同药剂对秋延迟保护地番茄白粉虱防治效果详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每667 m2用10 %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5 g、8000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 g、25 g、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药后1 d防效分别为37.52 %、53.18 %、57.49 %、55.18 %,可见苏云金杆菌的初效较差,但与对照相比,每667 m2用8 000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5 g的虫口减退率最高,为56.78,其次是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虫口减退率为54.49,10 %扑虱灵可湿性粉剂虫口减退率仅为36.74;药后3 d调查,每667 m2用10 %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5 g、8000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 g、25 g、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各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11 %、90.01 %、96.15 %、85.40 %,由此看出每667 m2用8 000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5 g防效最好,其次是每667 m2用8 000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 g,防效为90.01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效为85.40 %,同比对照,防效较差的10 %扑虱灵可湿性粉剂防效为80.11 %;药后7 d调查,防效结果同药后5 d基本一致, 每667 m2用8 000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5 g防效最高,为97.58 %,其次是8 000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 g,防效为90.97 %,防效较差的10 %扑虱灵可湿性粉剂防效为84.60 %。由此可见, 每667 m2用8 000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 g,药后3 d防效均达到90 %以上,持效期达5 d以上,且试验各处理对保护地番茄安全,对蚜虫也有较好的防效,8 000苏云金杆菌是防治番茄白粉虱的有效药剂,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3小结 8000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每667 m2用量20 g、25 g喷雾,虽然药后1 d防效较差,但药后3 d防效达到90 %以上,且持效期达到5 d以上,对保护地番茄安全,不会造成药害,也不会出现农药残留,对蚜虫有良好的兼治作用,优于其他农药,可大面积推广应用于保护地蔬菜生产,该药剂是否对灰飞虱、烟飞虱有相同的防效,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试验。 参考文献: [1]吴佩珂,李明远,吴钜文,等.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