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两种细菌性病害诊断及防治.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番茄两种细菌性病害诊断及防治

番茄两种细菌性病害诊断及防治番茄细菌性病害很多,除了危害维管束部分引起萎蔫的番茄青枯病外,还有主要危害地上部的番茄溃疡病,番茄叶斑病。 番茄溃疡病是一种维管束系统病害,从番茄育苗到收获期均可发生。主要侵染番茄茎、叶片和果实。 番茄细菌性叶斑病亦称番茄细菌性斑疹病,主要侵染番茄茎、叶片和果实。病原菌是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 一、典型症状及诊断要点 1.番茄溃疡病 在温室条件下的典型症状:病株初期是叶片表现可逆性萎蔫,在叶片的叶脉间产生浅褐色的坏死斑点,最后出现永久性萎蔫,致使整株干枯而死。在发病高峰期,在茎和叶柄上出现褐色条斑 ,下陷并扩展,到后期,茎部病斑开裂而露出黄色至红褐色粉状的髓腔,形成典型的溃疡斑。在田间,初期症状是植株下部叶片小叶的边缘出现卷缩、下垂、似缺水状,一般不表现萎蔫。病株常一侧先发病,表现为系统症状。病害症状的类型与番茄的生育期、病菌的侵染位点及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有关,主要类型包括叶片边缘坏死、叶片萎蔫至枯死、植株矮化、茎株开裂呈现溃疡状、维管束变褐等。 2.番茄细菌性叶斑病 主要为害茎叶、叶柄和果实,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尤以叶缘及未成熟果实最明显。苗期发病就有症状表现,叶片最先感病,茎和花后感病。叶片初染病,产生水渍状小圆点,扩大后病斑暗褐色,进而形成不规则斑点,直径1~2 cm,将病叶对光透视时可见病斑周缘具黄色晕圈,发病中后期病斑变为褐色或黑色。如病斑发生在叶脉上,可沿叶脉连续串生多个病斑,叶片致畸。叶柄和茎染病,初生水渍状小点,扩大后病斑暗绿色斑点,但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易连成斑块,严重时可使一段茎部变黑。幼果染病,先是稍隆起的小斑点,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组织仍保持较大绿色,病斑周围黑色,中间色浅并有轻微凹陷。 3.危害特点 番茄溃疡病自1910年在美国首次报道以来,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发生,它引起幼苗死亡和损害果实,对番茄的温室和大田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此病在台湾省、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河北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上海市、天津市均有少量发生。番茄溃疡病菌的寄生范围较窄,在自然情况下主要侵染番茄。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18~25 ℃;最适宜发病环境为温度20~25 ℃,相对湿度80 %以上,发病潜育期7~15 d。15 ℃以下,30 ℃以上基本不发病。最适感病生育期为育苗末期至定植坐果前后,因此,对冬、春保护地番茄往往造成严重的损害。病原菌主要在带病种子上越冬,这是向新区传播的主要途径。 番茄细菌性叶斑病是近年保护地常见的新病害,沈阳、天津、上海地区目前只有零星发生(在邻城近郊的老菜区多发),主要发病盛期在春季3-5月。发病的年份多为早春温度偏高、多雨年。另外,保护地处在地势低洼处,排水不良,关棚时间过长等因素也会造成病害的发生。植株表面有水滴或湿润状态,是导致发病的重要条件。向阳面的果实易感病,特别是日灼受伤的果实容易感病。管理粗放,浇水多,排水不良,雨后积水,肥料不足或偏施氮肥,会加重病害发生。 二、检疫措施与防治方法 在没有良好的抗病品种和理想的化学药剂防治的情况下,应采用无病或消毒种子来防止细菌病的发生。 1.植物检疫 采用健康无病种苗是防治的关键。严禁从病区调种,建立无病留种田,不随便调种,这是杜绝番茄细菌病的根本性措施。加强病情调查,摸清疫区分布,严格种子检疫。必要时应该实施产地检疫。 2.种子消毒处理 对于非用不可但又有带菌嫌疑的种子,可进行消毒处理。下列4种种子处理方法各有特点,可因地制宜地选用。 (1)发酵法将成熟的果实打碎成浆状,不要加水,直接装在容器内发酵4 d,发酵温度始终控制在20 ℃左右(虽然提高温度可增强发酵物的化学杀菌作用,但却降低了种子的活性),每天搅拌两次,使全部种子都淹没在发酵液中。发酵完毕后,立即取出种子洗净,晾干备用。此法可杀死种子表面的全部病菌和种子内部的大部分病菌,许多国家广泛采用。 (2)醋酸浸种法新鲜种子在0.8 %的优质醋酸溶液中浸泡24 h,干种子则浸泡在0.6 %的醋酸溶液中,温度也保持在21 ℃左右,大约1 kg种子用8 L醋酸溶液,浸泡后也需洗净晾干,对种子发芽影响小。种子也可以在5 %醋酸溶液中浸泡5 h,清水洗净后播种。 (3)温汤浸种法该法是防治细菌性种传病害的常用方法。番茄溃疡病菌的致死温度为53 ℃下10 min,将干燥种子放入55 ℃的恒温水槽中浸泡25 min,其间不断地搅拌,可杀死种子内、外的病菌。温汤浸种法多用于当年新种籽,1年以上的陈籽不宜采用,以免影响发芽。 (4)次氯酸钠溶液浸种法种子在1 %次氯酸钠溶液中(用水稀释)浸泡20~30 min,然后用清水洗净,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