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说地理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核心提示: 翅膀进行探究学习,从而获得地理知识的一种方法。例如,高中地理“大气的组成”中,许多学生对“空气中的水汽和固体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难以理解。教学时,可创设以下实验情景,让学生通过想象、探究,从而理解该结论: 实验情景:取一个容积为 1立方米的容器,将它装满30 ℃ 纯净的饱和空气后密封起来,接着把它的温度由 30 ℃ 降到 10 ℃ ,然后再给里面加入一些杂质。问题情景: ① 以上实验过程中,温度由 30 ℃ 降到 10 ℃ ,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 ② 再给里面加入一些杂质,结果又会怎样呢 ? 实验结论:空气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一、地理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
1.实验应具有典型性
教师对实验的内容要选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地理性要强。要设计一些不会干扰正确概念形成的实验,使学生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具有深刻的印象,防止由于实验的不典型而造成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负迁移。
2.实验应具有简易性
实验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提倡用简易而效能好的器材做实验,难度不宜过大,不能为了做实验而设计一些复杂的实验,以免弄巧成拙。
3.实验应具有启发性
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进行直观教学提供感性认识的一种方式,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一种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条基本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实验具有启发性,并在实验过程的分析以及实验结论的得出中进行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启发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二、实验法的几种类型及应用
1.演示实验法
指利用地理实验器材,采用演示手段,使学生获得地理事物感性认识的一种方法。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三)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以下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器材:地球仪一个;红墨水、蓝墨水各一瓶。
实验过程: ① 当地球仪静止时,在北半球从高纬度地区、南半球从低纬度地区各滴一滴红墨水,让学生观察红墨水的轨迹; ② 转动地球仪 (自西向东),在同样地点滴一滴蓝墨水,让学生观察蓝墨水的轨迹。
实验现象:红墨水和蓝墨水的轨迹不同,并且,北半球上的蓝墨水轨迹在红墨水轨迹的右侧 (沿墨水流向看),南半球上的蓝墨水轨迹在红墨水轨迹的左侧。
实验结论: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会产生偏向 (赤道上除外),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迁移运用: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再说明运动中的气流、洋流和河流都会产生偏向。并提问以下三个问题,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偏向的理解。
① 在北半球向东流的河流主流会向哪一岸偏 ?(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应向南岸偏)
② 开始向东流的气流会偏转成什么方向 ?(北半球为东南方向,南半球为东北方向,赤道上不偏向)。
③ 南半球向北流的洋流会向什么方向偏转 ?(西北)
2.想象实验法
指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欲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某一地理过程或现象,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演示实验时,教师只创设实验情景 (语言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探究学习,从而获得地理知识的一种方法。例如,高中地理“大气的组成”中,许多学生对“空气中的水汽和固体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难以理解。教学时,可创设以下实验情景,让学生通过想象、探究,从而理解该结论:
实验情景:取一个容积为 1立方米的容器,将它装满30 ℃ 纯净的饱和空气后密封起来,接着把它的温度由 30 ℃ 降到 10 ℃ ,然后再给里面加入一些杂质。
问题情景: ① 以上实验过程中,温度由 30 ℃ 降到 10 ℃ ,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 ② 再给里面加入一些杂质,结果又会怎样呢 ?
实验结论:空气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类比实验法
指借助其他学科已演示过的实验,类比引出新的地理实验情景,进而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一种方法。例如,高中地理 “大气的降水”中,教学“水汽的凝结”这部分内容时,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在化学课中演示过的比较熟悉的“溶解”实验,由此边讲实验,边类比讨论:
由饱和溶液类比引出饱和空气;由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类比推出,空气能容纳的水汽量与温度的关系;由过饱和溶液引出过饱和空气的概念;根据由饱和溶液变成过饱和溶液的途径,类比推出由饱和空气变成过饱和空气的两种方式。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情景:
问题情景: ①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怎样 ?(一般地说,溶解度随溶液温度的增高而增大)
② 空气能容纳的水汽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卷十九.doc
- 国家科学技术奖组别设置仅供参考.doc
- 书名实用技术Linux系统管理(应用篇).doc
- 探究吸烟危害科技实践活动方案.doc
- 本产品由光大期货资深研究员借助于市场技术指标由预定.doc
- 南宁市建设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达标实施方案.doc
- 谷歌财报提前泄露怪打印公司课件.PDF
- 附件CNAS认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2013年度开展能力验证计.doc
- 龙岗区2004年度房屋租赁指导租金.doc
-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我国中小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活动.doc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寄书》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八角楼上》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丰收了》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