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唐宋牡丹诗词的政治文化意蕴及其表现艺术
论唐宋牡丹诗词的政治文化意蕴及其表现艺术
王 莹
内容提要 唐宋牡丹诗词是唐宋咏物的突出代表 牡丹于唐代成为宠冠一代的花中至尊 其
。 ,
花王地位一直延续至南宋初期 唐宋在牡丹诗词的表现艺术上形成了四种范式 一 花王
。 : 、
至尊的国色之美 二 暮春吐芳的高贵之美 三 兴亡之叹的社会反思 四 人花相怜的
; 、 ; 、 ; 、
身世之感 在这四种范式背后 有着深刻的政治文化意蕴 牡丹在唐代与最高政治中心结缘
。 , , ,
令其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地位 成为象征时代精神的 国花 受到举国上下的追捧 但与此
, “ ”, 。
同时牡丹的奢华身价和其与杨贵妃的互比 也令其遭到了败坏世风和佳色误国的诟病 成为
, ,
白居易等人讽谕现实的重要题材 牡丹作为唐宋开创的重要审美意象以及唐宋文人卓越的表
。
现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 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 。
关键词 唐宋 牡丹 诗词 意象 表现艺术 政治文化意蕴
花本无言,士人借花立言,以此出现的名花审美景观,成为中国文化视野中魅力独具的一道风景。
在众多名花中,牡丹的情况最得风神。首先是牡丹的地位几乎至高无上,堪称 “花王”,其色相之美,
雍容华贵,大气磅礴,占尽 “国色天香”的风光。又因洛阳牡丹独冠天下,牡丹又称 “洛阳花”。
牡丹是芍药的一种,晋崔豹 《古今注》有载:“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有木芍药,木者花大而色深,
俗呼为牡丹。” 牡丹作为木芍药的俗名见称于世,早在秦汉时代的 《神农本草经》已把它的根皮称为
“丹皮”了。此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主要总结先秦的药学成就,可见牡丹在早先的记载中
只是作为药物而被提及。
宋代高承 《事物纪原》中记载了关于牡丹的著名传说 :“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
遂贬于洛阳,故今言牡丹者,以西洛为冠首。”并转引 《刘公嘉话》云 :“世谓牡丹花近有,盖以前朝
文士集中无牡丹歌诗。” 除此之外,还提到了在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笔下,已有 “牡丹”一词出现,
而在稍后的北齐人杨子华的画中,则出现了画得分毫毕现的牡丹图。这些记载透露,牡丹在南北朝时
期才开始进入人们的审美视域,但其美学形象表露得并不充分。
牡丹成为大红大紫的观赏花卉,于隋代初露端倪,到唐代才得到充分展现。在唐代,牡丹得到国
君的爱宠与大力推崇,旋即名倾朝野,饮誉民间,被推举到了宠冠一代的花中至尊—— “国花”的地位。
在唐朝,“赏牡丹”成为一桩举国若狂的民俗盛事。据李肇 《唐国史补》载 :“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
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
这 “牡丹热”一直延续到北宋,横跨两代。此间,唐宋文人更是争相歌咏,佳作繁多,以其高明的思
想艺术成就,流芳百世。
牡丹作为成熟的文学意象始见于唐诗,在宋诗中也有丰富的表现。与其他的花卉意象相比,牡丹
① 清汪灏等著 《广群芳谱》卷四五,上海书店 1985 年版 (影印),第 1080—1081 页。
② 宋高承 《事物纪原》卷一〇,丛书集成初编本,据惜阴轩丛书本排印,商务印书馆 1937 年版,第 394—395 页。
③ 唐李肇等著 《唐国史补 因话录》(合集)之 《唐国史补》卷中,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45 页。
54
· ·
论唐宋牡丹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