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期 总第158期 内蒙 古 科 技 与经 济 No.4,the 158thissue 2008年2月 InnerMongolia ScienceTechnology Economy Feb.2008 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一些认识 吴伊娜 (内蒙古大学 民族与社会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摘 要:文章以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产生和特点为视角,通过分析游牧与农耕文化的交流、渗透 以及撞击和对抗,探讨了重视、繁荣游牧文化对于丰富中华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游牧文化;农耕文化;文化交流;文化N-抗;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 l007—692l(2008)04-_0042-_02 华夏大地是由高原、大漠、平原、海洋等多种地 化截然不同的农耕文化。 理环境构成的一片地大物博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 由于定居,农耕文化的发展呈积淀性,在繁盛时 我们的祖先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文明——中华文 期曾超前于世界各国,成为东方文明的典型。且由 明。他在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被一波一波的文化大 于自身文化基础雄厚,在于其它不同类型的文化发 浪所毁灭或覆盖,而是逐渐的根深叶茂走向成熟。 生交流的同时,始终保持着 自身的风格和系统,形成 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我们所在的这片地大物博的 具有强大力量的传统文化。 土地上两种不同的文化——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 2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流和渗透 互撞击、交流、对抗、渗透、承转流变的结果。 在世界任何地方,若要给两种不同的文化划分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域空间中发展起 出一个清晰的界限是不可能的。文化的边界是比较 来的。不论是游牧的生产方式还是农耕的生产方式 模糊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也是如此。游牧世界 产生,以及相应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产生都不 与农耕世界的接壤地区并不存在一个不可逾越的界 是人们的主观行为,而是 自然环境决定的结果。不 限,而是总有两个世界都可以出入的相属的边界。 同的自然环境所形成的不同文化特征,经过漫长的 历史上,政权的对峙,双方利益的依存于x,-t立都 演化和冲撞,积淀成为今天的文化系统。草原游牧 促使游牧民族一次次突破长城,驰骋于长城以南、黄 文化与中原的农耕文化就是这样逐步形成、传承和 河以北的广大地区,通过暴力征服、劫掠或和平的贸 发展的。 易等种种方式,将这一辽阔地带变为两种文化交流、 1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产生及特点 冲突的主要场所。 蒙古高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冬季长、夏季短,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每一次撞击与融合,都 早晚温差大。千百年来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受地理环 在不断刷新各自文化的面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境的制约,不宜从事农耕,只能依赖游牧、狩猎等生 曾经改变了中原古老、笨重的车战样式,从此使战争 产方式生存繁衍。草原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草 的样式和交通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汉灵帝时“胡 原文化系统。创造出灿烂的,富有草原色彩的游牧 服、胡帐、胡床、胡座、胡笛、胡舞,京师贵戚皆竞为 文明。可以说,在蒙古草原文化的每一个细节里,都 之”;唐代的文学艺术大多汲取了北方的营养,胡琴、 深深打上了草原自然文化的烙印。 胡笳、胡腾、胡旋舞盛行朝野,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