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rrE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及其分子检测
IrrE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及其分子检测摘要:为提高油菜的盐胁迫的耐受性,文章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下胚轴为转化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耐辐射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DR)的IrrE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84100-18(玻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中,经过卡那霉素的筛选培养,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对抗性植株进行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部分抗性植株多次重复检测显示为阳性植株,初步证实了IrrE已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并且IrrE基因已经在这些植株中进行mRNA水平的转录。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遗传转化;PCR检测
中图分类号:Q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041-2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属于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是全世界较为重要的一种油料栽培作物。它作为重要的食用油来源及工业原料,在2000年度我国油菜籽进口量一度创下385.5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提高油菜产量已成为我国油菜生产的当务之急。但是,土壤的盐渍化已经使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而油菜整个生长发育期中对盐胁迫都很敏感。因此,培育耐盐油菜品种是解决油菜生产的重要途径。
IrrE基因是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DR)基因组中的一个突变基因(又命名为PprI),是一个能够促进细胞体内RecA、PprA等直接参与DNA损伤修复基因表达的开关基因[1,2]。该基因表达的IrrE蛋白是DNA修复及保护途经的总开关,该基因在大肠杆菌(E.coli.)中为组成性表达,大肠杆菌能忍受 0.65 mol.L-1 NaCl胁迫,并能正常生长[3]。
为了增强油菜的盐耐受性,我们以来源于耐辐射异常球菌的IrrE基因为外源基因,以油菜下胚轴为转化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对甘蓝型油菜进行转化,获得转IrrE基因的油菜。通过PCR技术进行阳性苗的分子鉴定,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其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表明IrrE基因已经成功导入甘蓝型油菜并在其中进行mRNA水平的转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材料 转IrrE基因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IrrE-DH5α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IrrE-EHA105菌株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提供。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84100-18(玻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由四川大学遗传学实验室提供,在本实验室温室中栽种。
1.1.2 主要试剂 TaqDNA聚合酶,反转录试剂盒等均购自于均购自TaKaRa 公司,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合成,无DNA的RNA提取试剂盒购自于上海华舜生物有限公司,Cab由北京普博欣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kan由Bio BASIC INC 提供,利福平由成都锦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1.2 试验方法
1.2.1 根癌农杆菌介导油菜的遗传转化 选取籽粒饱满的油菜种子用无菌水浸泡10min,再用75%酒精消毒1min,用无菌水冲洗2-3次,在用1%的升汞消毒12min,用无菌水冲洗2-3次,接种于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光照培养5d,剪下油菜苗的子叶和生长点,取紧接生长点的约0.5cm长的下胚轴,置于预培养基(含6-BA 2.0mg/L、2,4-D 1.0mg/L、AgNO3 2.5 mg/L、AS 100uM)上预培养培养2天。
在50ml LB培养基(含Rif 40mg/L、str 20mg/L、Kan 50mg/L)中加入0.1 ml IrrE-EHA105菌液,220rpm,28℃振荡培养过夜;室温下5000g,10min,弃上清液,菌体用MS液体培养基(含AS100uM)悬浮,再220rpm,28℃振荡培养1hr,使菌液的OD600=0.5左右。将经过预培养2天的下胚轴在农杆菌液中浸泡1 min ,之后弃去菌液,用无菌滤纸吸干,接种于覆盖有灭菌滤纸的预培养基上,23℃暗培养2d。共培养2天后的下胚轴接种至筛选培养基(6-BA 2.0mg/L、AgNO3 2.5mg/L、Kan 10mg/L、Cab 500mg/L)上筛选培养,每两周转继一次,经过4轮筛选培养,再生出小苗。再生小苗长有三片真叶时将其从愈伤组织上将其剪下,接种至含NAA 0.15mg/L和Cef 250mg/L的1/2MS培养基中生根。
1.2.2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采用CTAB法,分别从转基因植株和非转基因植株叶片中提取总DNA,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