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建筑学会第十二届建筑研究成果发表会 - 朝阳科技大学.DOC

中华民国建筑学会第十二届建筑研究成果发表会 - 朝阳科技大学.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民国建筑学会第十二届建筑研究成果发表会 - 朝阳科技大学

道家水之隱喻對蘇州拙政園理水之影響 The Influence of Taoist Water Metaphor on the Pond Design of Garden of the Stupid Official in Su-chou 趙重生* 吳筠卿** 前言 中國園林在發展期間深受道家思想之影響,其中水之隱喻尤為老莊所倚重。從形而上觀點著眼,在中國天人合一宇宙觀影響下,追求人與自然(天)合一成為園林設計最終目的。傳統宇宙觀視山水為自然之代表1,園林以山、水為骨架,並視之為最重要的觀賞對象,故中國園林亦稱山水園。園林建築為重要之觀景點,人可從室內悠閒地觀賞室外山水。中國自古以來即視山水為自然之代表,故園林中設置假山、水池以達隱喻自然之目的。在此意義下,中國園林差可視為供遊園者(人)暝想宇宙(天)或觀賞部份自然之理想場所。絕大多數情況下,園林中之山、水已非自然之真山、真水,故以假山及水池稱之。雖然園林中之假山、水池兩者相反相成,但因本文研究範疇限定於蘇州拙政園之水池設計(理水),故僅在必要時,才約略提及假山。 假設、研究方法與理論 本文之假設乃道家水之隱喻對蘇州拙政園理水具深遠之影響。研究方法採釋經學研究法、文獻調查法、實地勘查法、歸納演繹法及個案研究法,先對道家水之隱喻及園林理水作一番探索溯源式之闡釋,分析歸納出兩者間之密切關係,最後以現存蘇州拙政園水池實例來驗証本文之假設。 在以老子道德經及莊子南華真經為代表之道家思想影響下,身為傳統文人的造園家將‘道’(意)之形上觀念溶入‘園林’(境)之形下設計作品中,因此傳統造園理想強調“雖由人作,宛自天開”2之自然意趣。在道家之諸多隱喻中,水之隱喻所表露之特質似乎最接近道之特性,如老子道德經第八章所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生成一氣,再衍生為陰陽,陰陽交融而生成萬物。就園林而言,山為陰,其形體為造園家對真山提煉、概括後之成果;水為陽,水流瀠繞為園林帶來氣韻生動之視覺效果。假山為實,水池為虛,虛實相融之園林景象,方能象徵不可言傳之‘道’。 水之隱喻經常出現在道家古籍3中,如老子道德經第32章及第66章:“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或莊子南華真經內篇德充符第五以水隱喻道之本性:“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為法也,內保之而外不蕩也。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分則瀠迴環抱,似斷似續,和崖壑花木屋宇互相掩映,構成幽曲的景色…… 不過聚分之間,須依園之大小斟酌處理,大抵小園聚勝於分,大園雖可多分,仍宜留出較大的水面使之主次分明。” 5 拙政園屬大型私家園林,其池面設計以分為主。因其面積較大,在平面佈局上細分為三個以水池相互貫串之不同景區,其中東部景區昔日園址早已荒圮,現況全為新建,乏善可陳,姑不論之。中部景區及西部景區之水池劃分,前者看似有島之湖,後者儼若曲折迂迴之河流,兩者相反相成,令人驚艷。(圖1) 在中部景區中,池中之島嶼為一東西向之大假山,將池面劃分成南北兩個狹長的池面空間。明朝文徵明曾於拙政園記中形容山南較寬闊之池面景觀“滉漾渺彌,望若湖泊” 6 (圖1,圖2);山北狹長曲折之池面景觀,則令人興起江南農村小橋流水的幽深寧靜之感(圖3)。 3-1-2 拙政園總體佈局中沿池觀景點和觀景線 陳從周謂:“園有靜觀、動觀之分…… 何謂靜觀,就是園中予遊者多駐足的觀賞點;動觀就是要有較長的遊覽線。” 7 觀景點乃作為靜觀園景之場所,為提供靜觀時較舒適的環境條件,大部份觀景點即設在廳、堂、軒、館、樓、閣、榭、舫、亭、廊、台等園林建物內。沿池觀景線將於節…… 能夠收到主次分明,小中見大的效果。以低襯高,則原來的體量顯得更宏偉;以淡襯深或以深襯淡,可使景物輪廓格外鮮明;以暗襯明,則明處益發瑰麗燦爛。”8 如拙政園中部景區位於東西向大假山底部之低平池面,相對於假山而言便起到以低襯高、以淡襯深和以虛(倒影)襯實(假山)之視覺襯托效果。(圖2) 3-1-4 拙政園總體佈局中以池面為媒介之對景和借景設計手法 有關園林對景,劉敦楨指出:“蘇州古典園林通常在重要的觀賞點有意識地組織景面,形成各種對景…… 隨著曲折的平面,步移景異,依次展開。這種對景以道路、走廊的前進方向和一進門、一轉折等變換空間處以及門窗框內所看到的前景最為引人注意,所以沿著這些方向構成對景最為常見。”9 例如拙政園中部景區自枇杷園內通過圓洞門‘晚翠’北北西視,可看見位於池北大假山山頂之雪香雲蔚亭掩映于林木之中。(圖5) 相互作為一組對景之兩園林建物,一方面是被觀賞對象,另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