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与抗战辽宁抗战争终点后的终点.docVIP

辽宁与抗战辽宁抗战争终点后的终点.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抗日战争终点后的终点 核心提示:战火虽已结束,但战争遗留下来的侨民遣返、战犯的接收、改造与审判等问题仍需解决。历史的重担又一次落在了辽宁,这个全民族抗战打响的地方,同时又成为战争走向它真正终点的地方。  9月13日,重新整修后的中国(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很多参观者不由自主地念出墙上的8个大字。   1945年9月2日,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外务大臣重光葵及军方代表、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签字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就此落下帷幕,中国人民历经14年浴血奋战,终于赢来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举国欢腾,万民同庆。14年的屈辱与抗争,数以千万计的流血与牺牲,都在这一时刻画上了句号。放眼神州大地,惨遭日寇蹂躏时间最长也是抗争时间最久的辽宁人更有理由纵情欢庆。   战火虽已结束,但一场场没有枪声的战斗却接踵而至:战争遗留下来的侨民遣返、战犯的接收、改造与审判等问题仍需解决。是巧合抑或是必然,历史的重担又一次落在了辽宁这片土地和辽宁人的身上。这个全民族抗战打响的地方,同时又成为了战争走向它真正终点的地方。 一段充满奇迹的归乡路   9月10日,葫芦岛市。记者向出租车司机王绍永师傅打听日侨遣返纪念碑,他二话没说,拉着记者一路向南,出市区没多久,轿车停在了一个三岔路口处。   一柱石碑在艳阳下巍然挺立,上书“日本侨俘遣返之地”几个大字,顶端有“1050000”一串数字。68年前,105万日侨俘从这里启程返回离开多年的故乡,风雨惨淡、络绎于途。而在海的那头,日本长崎县佐世保港,同样矗立着一座“引扬(即从海外回国)第一步地”纪念碑。两座石碑隔海相望,见证着68年前发生在葫芦岛的那场人道主义壮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战后的日侨遣返,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的战争遗留问题。10月25日,中美双方根据《波茨坦公告》精神,在上海召开会议,就遣返日侨问题进行磋商,确定将滞留在各战区的所有日侨一律有组织地遣返回日本。   而东北地区由于日本殖民时间最久,滞留在这里的日侨也最多,据统计,截至1944年9月达到166万之多。除一部分大连、安东(丹东)的日侨由苏联和东北民主联军负责输送外,其他绝大部分日侨均要在葫芦岛乘船回国。   日本宣布投降后,即实行了“弃民”政策,侨民一夜间变成难民。将这么多难民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安全顺利地遣返回国,这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一个奇迹,而这一奇迹就在这当年还很不知名的港口发生了。   “为什么选择葫芦岛,是有其原因的。”葫芦岛市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恺新对记者说,“当时东北地区有大连、营口、葫芦岛三座大型海港,但因大连和营口港当时被苏军控制,苏联方面不同意用大连、营口港遣返其他地区的日侨俘,而葫芦岛港水深港阔且长年不冻,能够停泊巨型舰船,而且还有铁路直达港口附近,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在葫芦岛锌厂正门不远处的一个胡同里,有一个十分陈旧的货运车站,“马仗房站”4个字清晰可见。这里就是当年东北各地日侨乘火车踏进葫芦岛的地方。火车站不远处是一片低矮的小平房,据当地人介绍,这些平房是当年日侨下车后在葫芦岛短暂落脚居留的地方。   “拖家带口、满脸尘土,有小孩因为没吃的被饿死。”建昌县魏家岭的张文明老人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这样描述当年日侨狼狈赶路的情景。   平日里作威作福,如今作为战败国的侨民逃难赶路,这种惨状可想而知。既惶恐又疲惫的日侨们从东北各地集中在大城市,又从大城市有组织地乘火车到达葫芦岛,在这里,他们受到了久违的人道主义关怀。   在沦陷时期,葫芦岛人曾遭受了惨痛而深重的苦难,屠杀、强占土地等深仇大恨数不胜数。但面对手无寸铁已沦为难民的日侨,善良的葫芦岛人却表现出了以德报怨的品行。为日侨提供力所能及的衣食帮助,整个遣返期间,史料未记载一起伤害日侨的恶性报复事件。   日侨遣返工作在中美、国共,“两国三方”的协调组织下有序进行。自1946年5月7日起,直到1948年,经葫芦岛出港的日侨俘总数为1051047人,中国军民的博大胸怀包括葫芦岛当地人的仗义之举令无数日侨深受触动。   日本著名作家国弘威雄,当年遣返时只有15岁,成名后他变卖家产,筹资来东北拍摄影片《葫芦岛大遣返》。他在剧本中写道:“不知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对那场战争没有清醒的认识?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战争所留下的灾难。”这位日本老人的心声也道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夙愿。 一座再造灵魂的管理所   9月12日,一个普通的周末,位于抚顺市高尔山脚下的抚顺战犯管理所内游客不断。“抗战纪念日刚刚结束,九一八又将至,最近所里的游客还挺多,全国各地来采访的记者更多。”抚顺战犯管理所副所长李伟笑着对记者说。   站在灰色砖墙外仰望蓝天,让时间回到1950年7月21日

文档评论(0)

qhhb4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