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4· 贵州文史丛刊2016年第贰期 不能忘却的传媒先驱及其《京话日报》 ——读彭望苏新闻史专著《北京报界先声》 刘 可 (贵阳学院贵州贵阳550004) 摘要:彭望苏新闻史专著《北京报界先声》,再现了传媒先躯彭翼仲反帝爱国、办 报启智的不凡经历和仕子情怀;梳理了《京话日报》“向下看”的历史面貌;此书启示传 媒研究应重视维新派新闻理论、实践的探讨,应冲破思维模式、详实考察新闻个案。 关键词:彭翼仲 《京话日报》 启示 彭翼仲是清末民初的传媒先驱,所办报纸《京话日报》影响巨大。但由于“大陆的近代史研究,政治 上主流是‘共和一革命叙事’,文化上的主流是‘五四一启蒙叙事’,而彭翼仲、梁巨川(梁漱溟之父) 则是改良一立宪上的人物”,故在新闻史中鲜有提及。梁漱溟先生(彭翼仲的姻侄)曾写有《记彭翼仲先 生》一文,可惜仅限于忆旧事,未从传媒角度对之进行详细剖析。改革开放后,虽有学者发掘,但鉴于资 料限制,其广度和深度均不够深入。 贵阳学院彭望苏教授是彭翼仲嫡孙,他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查阅近千万字资料,撰写出版了《北京 报界先声》一书,填补了中国新闻史的这一空白。此书叙述了彭翼仲办报的苦斗历程,‘梳理了百年前《京 话日报》文本及其报中反映的北京苍生百态,考求了彭翼仲及其传媒实践和社会活动在造就清末民初北京 舆论环境和推动社会进步上的作为及社会意义。 卒读全书,笔者对彭翼仲启智爱国的情志及其在传媒领域独树一帜的不凡业绩,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 产生了一些相关的思考。 一、再现了清末民初彭翼仲反帝爱国的办报不凡经历和炽热情怀 彭翼仲的家庭是苏州的名门望族,有清一代就出了两个状元、一个探花和一百多名进士,被誉为江南 “科举世家”。彭翼仲先祖彭定求在康熙年间任侍讲学士,彭启丰在乾隆年间任兵部尚书,二人因“祖孙 会状”传为佳话。彭翼仲的祖父彭蕴章,曾任武英殿大学士和军机大臣领班,伯父彭祖贤官至湖北巡抚, 署理湖广总督,家世显赫。 彭氏历史上的辉煌,《清史稿》中有文记载。但作为“科举世家”的末代子孙彭翼仲,在国家存亡之 秋,毁家纾难,投身报业,想尽方法,启迪民智,为社会呐喊蒙宽并几乎丧命的壮举,却因被主流话语冷 作者简介:刘可,贵阳学院中文系新闻系讲师。 不能忘却的传媒先驱及其《京话日报》 ·95· 落,导至人们对这位传媒先驱知之甚少。彭望苏先生在广泛搜集彭翼仲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联系彭翼仲诸 多亲友的后代,集纳他们的有关回忆,加上家庭永传的相关口传笔录,再现出百年前彭翼仲投身报界启智 救国的艰辛历程,表现了彭翼仲反帝爱国坚韧不拔的炽热情怀。 彭翼仲生于北京,其时家境中落,科场也不顺畅,七试不第。后获大挑当了誊录,不久又捐官通判, 到江西上任。但因看不惯官场的污浊和趋炎附势,终借故弃官回家。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其父受惊吓 谢世,他也几乎丧命。此期间他接近社会底层,对下层人民的生活有较多的了解。在八国联军撤退以后, 深受国破家亡之痛的彭翼仲,毅然投身传媒,办报救国。他首先创办《启蒙画报》,向儿童灌输新知, 以启童智。后创《京话日报》,让下层广大百姓了解天下大事,知道事理,以启民智。不久又创《中华 报》,专给官员看,让他们了解世界发展,跟上潮流,以启官智。办报期间,历尽艰辛磨难,甚至蒙冤远 放新疆。辛亥革命之后,返回京门继续办报,他无忧无惧、终生不悔地践行自己人生选择,1918年,因日 本侵权图谋被北洋政府接受,中国面临成为Et本附属国危险,彭翼仲义愤填膺,加上有负朋友之信,不甘 苟且于浊世,断然决计蹈海自尽,幸被同船人救护未遂。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周恩来闻讯即将彭翼仲的绝命 诗录入日记,称之为“愤慨乃就义”。1921年彭翼仲谢世,享年五十七岁。中国历史大转折关头的这位维 新志士,笃实热忱地把一生献给了中国百年前的传媒事业。 从彭著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彭翼仲深沉博大的儒家诸多情怀。一是变卖家产,投身办报启智的“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抱负。列强的入侵,市井百姓的愚昧,彭翼仲将报业活动作为自己的人生主题,以 启迪民智,振兴中华。他“把自家命运与国家命运连在一起”,虽屡经厄难,饱尝艰辛,但“绝不灰心, 努力傻干”,突显了“路漫漫其修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