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呐喊自序》1
* * 有 的 人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么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倒;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鲁迅作品集简况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 集》《坟》《而已集》《三闲集》 《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 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 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 集》《集外集拾遗》等16部 翻译: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 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 《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的短篇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呐喊》体现了作者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叛逆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本文是该小说集的序言,写于1922年12月。作者在序言中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至“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及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和自己的创作态度。 《呐喊》及自序 ? 《呐喊》篇目表 (1)《呐喊》自序 (1922.12) (9)故乡 (1921.1) (2)狂人日记 (1918.4) (10)阿Q正传 (1921.12) (3)孔乙己 (1919.3) (11)端午节 (1922.6) (4)药 (1919.4) (12)白光 (1922.6) (5)明天 (1920.6) (13)兔和猫 (1922.10) (6)一件小事 (1920.7) (14)鸭的戏剧 (1922.10) (7)头发的故事 (1920.10) (15)社戏 (1922.10) (8)风波 (1920.10) ? ? 鲁迅先生在创作《呐喊》之前: 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到过哪些地方? ?产生过哪些想法? ?人生道路上有哪些重大的转折? 思 想 发 展 生活经历 地点 感受世俗,想走异路 选择学医,欲救国民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彷徨失望,苦闷思索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绍兴 南京 仙台 东京 北京 北京 求新知 侍亲疾 攻医学 搞文艺 抄古碑 应索稿 整体感知 一、(1)总括叙述《呐喊》小说集是由不能全部忘却的“梦”而形成的。 二、(2─22)具体分述鲁迅思想变化过程:学医救国,弃医从文,寂寞苦闷,著文呐喊。 三、(23─24)记述小说成集并且付印,并说明命名《呐喊》缘由。 整体感知 篇章结构 ——洋务救国梦 ——医学救国梦 ——文学启蒙梦 鲁迅年轻时有过那些梦? 作者说:“我年青时做过许多梦”,这里“梦”指的是什么?为何称之为“梦” ? “梦”是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整体感知 1、鲁迅怀着学医救国的理想来到仙台,又为什么弃医从文? 问题探究 提示: 一、我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人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二、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以为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文艺救国,唤醒民众 2、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 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 问题探究 3、文章出现“寂寞”一词的地方多达9处,鲁迅先生陷入无边寂寞的原因何在?如何理解这种寂寞? 这种 “寂寞”之感出现在弃医从文之后。所以,作者年轻时的梦想相继破灭是他陷入无边寂寞的主要原因。鲁迅先生想通过学洋务救国、学医救国、文艺救国,而这些理想之梦一个一个破灭,使他陷入寂寞。因此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更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来赞同,也没有人来反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