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高职院校新版兽医传染病学教案:狂犬病 .docVIP

2016北京高职院校新版兽医传染病学教案:狂犬病 .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兽医传染病学 (Veterinary Lemology) 第三章 人兽共患传染病(18学时) 第十二节 狂犬病(1学时)四、狂犬病(Rabies) 重点:   1、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2、狂犬病的症状和病变   3、狂犬病的实验室诊断   4、防制要点    一、概述 俗称疯狗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临诊特征是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麻痹死亡;在人称“恐水症”。 在公元前556年,我国人民就已知本病由疯狗咬伤所致;1881年,Pasteur在兽脑中发现本病毒,并于1885年研制出人预防用疫苗, 1904年,Negri氏在本病的病畜脑中发现了包涵体,称为内基氏小体。 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南亚,本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瑞典、芬兰、爱尔兰、葡萄牙、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无本病。 在我国,近几年来,随着饲养宠物现象的日益普遍,动物咬伤事件频频发生,狂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直线上升趋势。根据国家卫生部通报的死亡数,2001年全国共报告898例,2002年上升到1122例,2003年高达2037例,2004年1~7月份已报告1337例,占所有法定报告传染病之首,狂犬病疫情日趋严峻;在我国,每年死于本病的高达6万人。 二、病原 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是一种嗜神经病毒,系急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狂犬病)的病原体,归类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的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一生物学特性 狂犬病病毒形似子弹状,大小为75×100300nm。病毒核心系由12000个核苷酸构成的单负链RNA,其外绕有螺旋对称的核衣壳(nucleoprotein,N蛋白),表面尚有嵌着糖蛋白刺突(glycoprotein,G蛋白)的包膜,刺突与病毒感染性和毒力有关。除G蛋白和N蛋白外,狂犬病病毒还有衣壳基质蛋白(matrixprotein1,M1蛋白)、包膜基质蛋白(matrixprotein2,M2蛋白)、转录酶蛋白(largeprotein,L蛋白)以及P43、P40微小蛋白。其中,M蛋白分子量为62000,是病毒最主要的组成成分之一,构成病毒衣壳;分子量为80000的G蛋白,系病毒的表面成分,具有嗜神经细胞的特性,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被作为疫苗研究的重要成分;L蛋白,分子量为190000,系RNA转录酶;M1蛋白,分子量40000,是病毒属、群特异性抗原;M2也是病毒的表面抗原,分子量约25000。   过去曾认为狂犬病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然而近年来研究表明,从不同动物分离的病毒株的胞膜抗原结构、培养特性等有着明显差异。进一步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可将病毒分为6个血清型,包括:血清1型(典型标准病毒株)、血清2型(标准拉各斯蝙蝠病毒,Lagos-batvirus)、血清3型(莫科拉病毒,Mokolavirus)、血清4型为花纹海格病毒(Duvenhagevirus)、血清5型(Obodhiang病毒原型株)和血清6型(Kotonkan病毒原型株)。   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可被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等灭活。pH4.0以下和pH10以上均可抑制病毒活性;、0.13%~1%氯化苯甲烃胺、福尔马林、升汞、季胺盐类及强酸强碱40℃4小时对乙醚和氯仿有中等的耐受性。对甘油和石炭酸的抵抗力很强,能耐寒冷。致病性与免疫性狂犬病病毒感染导致狂犬病,多系狂犬或其他带毒动物咬伤所致。狂犬和带毒动物的唾液中含有病毒,人被咬伤后,病毒可经伤口侵入人体并在伤口局部增殖,增殖的病毒进入周围神经并沿传入神经轴索和其外间隙上行,经背根节和脊髓至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在神经细胞内大量增殖损伤脑干和小脑等中枢神经系统。此后,病毒又经传出神经散播至全身,大量分布于唾液腺、舌部味蕾、毛囊、皮脂腺、嗅神经上皮细胞等处。因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舌下神经核损伤,可出现呼吸肌、舌咽肌痉挛而表现出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等症状,甚至闻水声即引起痉挛发作,故有恐水症(hydrophobia)之称;脊髓等处损伤则导致各种瘫痪;交感神经可因病毒感染的刺激而使唾液腺和汗腺分泌增加。病毒的N蛋白和G蛋白含有刺激中和抗体产生及T细胞识别表位。动物试验研究表明,感染狂犬病病毒后机体可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可能系这些蛋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CD4阳性或CD8阳性T细胞的结果,这在对抗或预防狂犬病病毒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伤口内感染的病毒量现时行的狂犬病,以非典型病型为主,表现典型经过的很少。病猫常藏匿,不断鸣叫,刺激之则表现出攻击行为病的后期,后肢发生麻痹。典型病例临床表现分为三期:前驱期大多数患者有发热、头痛、乏力、纳差、恶心、周身不适等症状。对痛、声、风、光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约5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