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与小康-学习讲义.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同与小康-学习讲义

六、大同與小康 禮記 一、課本重點整理 二、《禮記》概說 三、「三禮」比較 四、經書的沿革 五、集體創作的文學作品 六、現代近例:趨近大同理想的社會民主主義 七、成語彙集 八、一字多義比較 矜、與 九、延伸閱讀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節錄自《禮記?檀弓》) 十、歷屆試題 一、課本重點整理 (一)題解 出處 《禮記?禮運》 主旨 表達儒家追求( 大同世界 )的政治理想。 背景 孔子參加魯國蜡祭後,感嘆當時魯國禮制敗壞,故藉弟子( 言偃 )之問,倡論大同之世與小康之世,在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不同狀況。 說明 1.大同之世:上古時代( 五帝 )在位時,天下為( 公 )。 2.小康之世:( 夏 )、( 商 )、( 周 )三代聖王在位時,天下為( 家 )。 (二)「大同之治」與「小康之治」的比較 大同之治 小康之治 時代 五帝在位時代 三代之君在位時代 主權 天下為( 公 ) 天下為( 家 ) 政治制度 內政 (  選賢與能  ) 大人世及以為禮 外交 (  講信修睦  ) 城郭溝池以為固 社會制度 1.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2.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3.男有分,女有歸。 1.各親其親,各子其子。 2.禮義以為紀。 先秦漢初間儒者的著作。大抵是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記。 名稱由來 本為附於《儀禮》篇中的記,故稱為「禮記」。 異《小戴記》、《小戴禮》 1.主要記載、論述先秦的禮制、禮意,並記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修身做人的準則。 2.全書涵蓋面極廣,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曆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影響力居「三《禮》」之首。 西漢( 戴聖 )所編選為《小戴禮記》,共49篇,今全存。 →東漢末年,《小戴禮記》盛行,遂獨占《禮記》之名。 版本 1.《十三經注疏》中的《禮記》即為《小戴禮記》。 2.「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3.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 價值 透露孔、孟以下儒家思想演化的痕跡,乃是研究戰國漢初儒學的重要資料。 三、「三禮」比較 書名 作者 內容 注疏 其他 《周禮》 相傳為周公所作 1.記周代官制。但與實際不符,應是一部描述理想政治制度與百官執掌之書。 2.分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 3.〈冬官〉在漢代已亡佚,以〈考工記〉補之。 東漢鄭玄注 唐賈公彥疏 1.原名《周官》,西漢劉歆改稱(《周禮》)。 2.所載制度設計精密,對後代政治制度影響極大。 3.後世所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即受六官影響。 《儀禮》 古文家以為周公所作,今文家則以為孔子所定 1.內容以古代禮儀為主,多半與士有關,故又稱《士禮》。 2.凡十七篇,記冠、婚、射、喪、飲、祭等各種禮儀。 東漢鄭玄注 唐賈公彥疏 1.漢代只稱《禮》,為當時《禮經》。 2.《史記》稱《士禮》,劉歆〈七略〉稱《禮經》,《後漢書》最早稱《儀禮》。 《禮記》 舊稱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記,實為戰國至漢間論禮文章之總集 1.本附於(《儀禮》)之後,主要用以闡明禮的作用與意義。 2.為儒家論禮之叢書,談及哲理、政治制度、禮樂器物、生活儀節等。 東漢鄭玄注 唐孔穎達正義 1.今本《禮記》指的是(《小戴禮記》)。 2.朱熹取其中( 大學 )、( 中庸 )二篇,與(《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 四、經書的沿革 先秦 六經 詩、書、禮(儀禮)、樂、易、春秋 西漢 五經 詩、書、禮(儀禮)、易、春秋 〔說明〕樂經因秦代焚書而亡佚,故實存五經。而漢武帝立「五經博士」,禮即以《儀禮》為經。 唐代 五經正義 易經、尚書、毛詩、禮記、左傳 〔說明〕唐太宗時,孔穎達奉敕撰《五經正義》,禮取《小戴禮記》,《左傳》取代了《春秋》。 唐代 十二經 周易、尚書、毛詩、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 〔說明〕唐文宗開成二年(西元837年),刻石經置長安太學,為開成石經。 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後蜀孟昶 十一經 周易、尚書、毛詩、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孟子 〔說明〕這是《孟子》首次列入經部。 南宋光宗紹熙年間 十三經 周易、尚書、毛詩、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說明〕南宋光宗紹熙年間(西元一一九○~一一九四年)合刊《十三經注疏》,在唐文宗十二經之外,再加上《孟子》,總稱為十三經 五、集體創作的文學作品 書名 年代 編撰者 編撰說明 內容 詩經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 孔子刪編成定本 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作者多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