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毛天哲:《天皇伏牺氏皇策辞》真伪考证及重构
毛天哲:《天皇伏牺氏皇策辞》真伪考证及重构
《天皇伏牺氏皇策辞》出自《古三坟》一书,是上古圣人伏羲年老时,对继
任的儿子朱襄氏(亦称神农氏),讲述其为政时的重要经历,以教导儿子,即古
人称谓的宝训。《古三坟》系吾族先祖公毛渐于北宋元丰七年间巡守河渭时,得
自唐州泌阳民舍,借而归录并流布于世。渐公有序文以考,自谓笃信是上古遗书
也。然间出以示好事者,则往往被指为伪书。
清《四库提要》云: ‘’宋元以来自郑樵外,无一人信之者。”又以为“《三
坟》为毛渐伪撰”,在《皇极经世考》提要又云“毛渐《三坟》,自郑樵之外,宋
以来人人知其伪,而文靖乃据以作竹书前编,其信竹书亦犹是矣。”然四库馆臣
在《至游子》提要云:“毛渐传《三坟》,世以为即出於渐;张商英传《素书》,
世以为即出於商英。”又见內府藏本《古三墳》提要云:“案左傳稱倚相能讀三
墳五典八索九丘。孔安国书序所解雖出依託。至劉熙釋名。則確屬古書。據所訓
釋,則三墳乃書類。非易類也。然僞本既託於三易。不可復附書類中。姑從易緯
之例。附其目於諸家易說之末。”如此颠三倒四的评述,则《三坟》属毛渐传焉,
拟或是毛渐伪焉?可见四库馆臣讲法莫衷一是,虽承认《三坟》是古书,却不承
认毛渐所得书为真。
哲以为,古书被后人疑伪盖有先例,由来已久不足为奇,且多不胜数。如孔
传《古文尚书》被疑伪,至今未诀。它如《孔子家语》、《穆天子传》、《竹书纪年》、
《逸周书》、《礼记》等,亦疑者复疑,信者有信,无一了断。甚至《左传》亦曾
被认为伪书,自唐朝赵匡始疑非左丘明所作,后之学者亦有不少持怀疑态度,清
末康有为更是断言它是西汉末刘歆伪造。迺至楚竹简《左传》于 2012 年现于杭
城,可证实今传《左传》与楚竹简《左传》内容基本一致,证明了《左传》成书
时间至少在战国时期,从而破解了千百年来关于《左传》的真伪之争,明确了其
作为中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史书的历史地位。可见无实物佐证,古籍之真
伪辨析殆有多难。
四库馆臣辨论毛渐所传《三坟》为伪者,殆亦无非以为“自周秦以来经传子
史从无一引其说者,不但汉代至唐咸不著录也。“又谓其”名皆不可训诂、言辞
浅陋“云云。然此等评析,不过泛泛而论,未能服人。所谓自”宋元以来自郑樵
外无一人信之者”亦无非夸张之言尔。若夫《孔传尚书》,唐孔颖达曰刘向、班
固、刘歆、贾逵、马融、郑玄、服虔、杜预皆不曾见,建安蔡氏谓杨雄亦未见《尚
书》。又若今出土战国楚之《清华简.保训》,非但先秦学者未见称引,两汉之后
学者亦未有所闻。又如数年前发现之水族《连山易》,非但前辈学人未知,今之
学者孤陋寡闻者盖也未闻。如斯,则四库馆臣以己未知,或以典籍未见来定《古
三坟》真伪,岂不殆哉。
所谓《古三坟》文字粗浅,不似古人之作,更是可笑之谈。正如郑樵所说,
辞文质野正是古人著作之特点。《文心雕龍》亦云“逮及商周,文勝其質。”可见
“文胜”、“文繁”殆至商周以后才有。古今学者怀疑《孔传尚书》似伪亦是自文
字始,据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八称:“疑古文自吴才老始。”而吴棫的观点
是认为伏生所传《尚书》詰屈聱牙,而《孔传尚书》多出的二十五篇《晚书》却
简单易懂,故有怀疑《孔传尚书》为伪书。然哲以为,伏生高龄,所传属口述典
籍,其间记录者晁错以古音今隶、代字、衍缺处必不会少,绝非《孔壁尚书》有
本可据能比,故读来詰屈聱牙也理所当然。孔壁书虽为蝌蚪文字,时君能释读者
少,但安国学识渊博,擅长经学,以他类文籍比对蝌蚪,而订讹舛,自不在话下,
是故后人读其所传简易能懂,亦不为过也。然今之学者虽疑《孔传》为伪书,而
又有多引述其书者,则标称引自《伪孔尚书》。此诚可笑矣,若尔非信,何必称
引,而引述其文又如斯,岂不是自掌嘴巴。
古諺:“書經三寫,烏焉成馬。”古之书籍文章流佈天下,往昔学者儒生手抄
誊录,辗转师承,难免讹误衍夺,常有校不胜校,改不胜改之虞。先哲有言,校
书如尘埃风叶,随扫随有,岂不信哉!虽说如斯,然各代有各代的文风,再怎么
讹抄衍誊,只要不是全盘改写,文章风骨还是能保留下原貌的。所谓为文自有烙
印,一代有一代之文章,后世伪书者即算刻意模仿,亦会留下破绽,哲称其为文
字 DNA。比如“点赞”一词,古人文章里概不会有,是今时代产物。又比如《天
皇伏牺氏皇策辞》中有“易草木”一词,今之人读来不明觉厉,别说用者寥若星
辰,简直可以说无人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