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手!埃博拉.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住手!埃博拉.doc

住手!埃博拉   病毒“明星”的疫苗   2016年12月22日,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刊登文章公布,中国的陈薇团队研发的重组埃博拉疫苗(rAd5-EBOV)在塞拉利昂开展了500例 II 期临床试验,其数据表明了该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标志着中国疫苗在境外临床试验取得“零的突破”。   新闻一出,微博上网友们争相转发,惊叹埃博拉终于被科学家制服,中国的科研团队大出风头。医学界的疫苗研究像这样受关注的情况可不多,究其原因,是埃博拉凶悍无比,恶名远扬。   埃博拉病毒于1976年在非洲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是一种丝状病毒。它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致死率高达50%~90%。据统计,仅2014年~2015年,埃博拉就已在西非造成了28 600多例感染,其中至少11 298人死亡。患者先是出现高热、头痛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之后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继而发生凝血功能障碍,鼻腔、口腔出血,皮肤出现出血性水泡,最终死于中风、心肌梗死、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发病过程看起来仿佛病人的内部器官在不断溶化,十分恐怖。   大概是因为它的高致死率和恐怖的发病症状,埃博拉在影视剧中频频出镜。如《碟中谍2》《12只猴子》等著名的电影,就是围绕一种以埃博拉病毒为蓝本设计的人造病毒展开情节的。《恐怖地带》更是直接以埃博拉的暴发作为基本背景。因此,埃博拉虽然只在非洲传播,却在世界范围内声名赫赫,它的疫苗研究自然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埃博拉病毒   疫苗大军各有招   那么,针对如此凶残的病毒,科学家是怎么研究出它的疫苗的呢?要知道,疫苗的作用就是让身体的免疫系统认识这些病毒,在真正受到攻击时快速作出反应,驱逐病原体。要实现这个目的,有多种方式。   我们可将少量筛选到的或在实验室中杂交得到的活性很低的病原体,在可控的状态下注射到人体中,让免疫系统认识这些入侵者,这就是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 vaccine)。   我们也可将病原体完全灭活后产生的碎片注射到人体内,诱导其产生免疫反应,这就是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这种疫苗中的病原体的生物结构已被破坏,较减毒活疫苗有更高的安全性,但诱导免疫的效果变弱了。   不过,免疫系统并不是通过辨认整个病原体来识别它们的,而是利用固定的特征。打个比方,就像对人只认鼻子或只认胳膊。这种病原体上的能够被机体特异性地识别的位置,叫作抗原表位(antigenic determinant)。这些位置可被机体识别,并被机体产生的抗体(antibody)特异性地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生产这些病原体的抗原表位,并将这些大分子注射到机体中,这样既十分安全,又能让机体产生接近真实的免疫反应,有更好的免疫效果。这种只利用病原体中特定抗原表位制成的疫苗,叫亚单位疫苗或多肽疫苗(subunit vaccine)。   抗体可以特异性地识别抗原并发生反应   有些疾病,例如破伤风、白喉、霍乱等,不是由病原体本身造成的,而是由病原体大量繁殖后产生的代谢产物――内毒素(endotoxin)造成的,对付这些疾病的是类毒素疫苗(toxoid vaccine) 。   此外,还有利用无害微生物将抗原引入人体进行表达的载体疫苗(vector-based vaccine)、仅利用DNA来引入抗原的核酸疫苗(DNA vaccine)等新兴疫苗。   中国这次研发的rAd5-EBOV疫苗是利用较为安全的腺病毒来表达埃博拉病毒中的糖蛋白(glycoprotein)的重组病毒,是一种载体疫苗。糖蛋白是糖基化修饰的蛋白质,常常是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将这种重组病毒注射到人体中后,由于它没有埃博拉病毒的基因,因此不会导致埃博拉的病症,但会表达出埃博拉病毒的糖蛋白,从而被免疫系统捕获、识别。这样,在真正接触到能致病的埃博拉病毒时,机体就能快速作出反应,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   临床试验很重要   用于人体的药都需要反复地确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只有在动物实验中证明安全有效的药物,才能进入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分为0~IV期。临床0期也叫临床前期,会进行几例人体试验,来了解药物在人体中的吸收、分布、代谢等药理学特征。临床 I 期会进行几十例试验,来检验实验的安全性。如果没有严重的副作用,就会进入临床 II 期,用几百例试验来检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之后会进入临床 III 期,用几千例试验来确认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之后药物就可以获得批准上市了。药品上市后进入临床应用的检测研究,这时称为临床 IV 期。   rAd5-EBOV疫苗于2014年在中国开展了面向中国人群的?R床 I 期试验,2015年又在中国开展了面向在华非洲人的 I 期临床试验。2016年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