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泥混凝土概述
* * * 概 述 混凝土的定义 广义上---凡由胶凝材料、骨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合制成的混合物,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统称之为混凝土。 目前工程上使用最多的是以水泥为胶结材料,以砂、石为骨料,加水及掺入适量外加剂和掺和料拌制的普通水泥混凝土(简称普通混凝土)。 在现代土木建筑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建筑材料。 混凝土的组份 水泥(Cement):颗粒尺寸1-50μm 密度3.1g/cm3 骨料(Aggregate): 粗骨料(粒径大于5mm) 细骨料(粒径小于5mm) 密度 2.7g/cm3 水(water):密度1g/cm3 化学外加剂(admixture) 和 矿物掺合料 水泥 + 水 = 水泥浆 Paste 水泥 + 水 + 细骨料 = 砂浆 Mortar 水泥+ 水 + 细骨料 + 粗骨料 = 混凝土Concrete Fine Coarse 术 语 混凝土的分类 按表观密度分类: 重混凝土——其表观密度大于2600kg/m3,用重骨料和钡水泥、锶水泥等重水泥配制而成。具有防射线的性能,又称防辐射混凝土,主要用作核能工程的屏蔽结构材料。 普通混凝土——表观密度2100kg/m3~2500kg/m3,用普通的天然砂石为骨料配制而成,为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 轻混凝土——表观密度小于1900kg/m3,是采用陶粒等轻质多孔的骨料,或者不采用骨料而掺入加气剂或泡沫剂,形成多孔结构的混凝土。主要用作轻质结构材料和绝热材料。 按用途分类 结构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 道路混凝土 防辐射混凝土 耐热混凝土 耐酸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 膨胀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 石膏混凝土 水玻璃混凝土 聚合物混凝土 按所用胶凝材料分类 按生产和施工方法分类 泵送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 碾压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 离心混凝土 压力灌浆混凝土、 预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 离心混凝土管 按其抗压强度(fcu) 混凝土还可分为: 低强度混凝土(fcu30MPa) 高强度混凝土(fcu60MPa) 超高强度混凝土(fcu100MPa) 混凝土的特点 地方材料占80%以上,原材料易得且成本低。 凝结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按工程结构的要求浇筑成各种形状和任意尺寸的结构或预制构件。 硬化后有高的力学强度(抗压强度可达120MPa)和良好的耐久性。 与钢筋有牢固的粘结力,复合成钢筋混凝土能大大扩展了混凝土的应用范围。 可根据不同要求,调整配比可配制出不同性质的混凝土。 可充分利于工业废料作骨料或掺和料,有利于环境保护。 混凝土的缺点 自重大; 抗拉强度低,一般只有其抗压强度的1/10-1/20; 硬化速度慢,生产周期长; 强度波动因素多等。 改性: ——采用轻质骨料可显著降低混凝土的自重; ——掺入纤维或聚合物,可提高抗拉强度,大大降低混凝土的脆性; ——掺入减水剂、早强剂等外加剂,可显著缩短硬化周期,改善力学性能。 对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1)和易性,以便施工,并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 (2)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 (3)与工程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 (4)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以降低成本。 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1、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HPC)将是今后混凝土的发展方向之一。高性能混凝土除要求具有高强度等级(fcu≥60MPa)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 目前,我国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途径有两方面: ①采用高性能的原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工艺。 ②采用多元复合途径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可在基本组成材料之外加入其他有效材料,如高效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硅灰、优质粉煤灰、稻壳灰、沸石粉等一种或多种复合的外加组分,以调整和改善混凝土的浇筑性能及内部结构,综合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2、节约资源、能源; 3、不破坏环境,更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出发,绿色混凝土(GC)将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今后混凝土的发展趋势为“三化”,即高性能化、功能化、绿色化。 由于混凝土具有上述重要优点,使其成为建筑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地下工程、公路、铁路、桥涵及国防建设等工程中。 (1)高性能混凝土;姚燕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冯乃谦等;中国原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