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wjy_jy1801_生物学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docVIP

wswjy_jy1801_生物学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 考点   棒状杆菌属(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   生物学性状   临床意义   微生物学检查   【内容讲解】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   棒状杆菌属 芽胞杆菌属 李斯特菌属 丹毒丝菌属 加特纳菌属 形态 棒状 杆菌有芽胞 短杆、链或丝状 细杆或线状 杆菌、多形性 触酶 + + + - - 动力 - + + - - 对氧 需、兼 需、兼 兼性 兼性 兼性 G+Cmol% 51~65 32~60 36~38 35~40 42~44   一、棒状杆菌属   G+,杆菌,菌体粗细、长短不一,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   着色不匀,有异染颗粒。无鞭毛、无荚膜、无芽胞。   需氧,营养要求较高。   引起人类致病的主要是白喉棒状杆菌,其他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   (一)白喉棒状杆菌   1.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的革兰阳性杆菌。细菌排列呈散在L、V、Y字形及不规则栅栏状。   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无菌毛。   异染颗粒:Neisser(奈瑟)染色;Albert(阿培特)染色。   这是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学特征,对鉴别细菌有重要意义。   异染颗粒(浓染颗粒)   Neisser(奈瑟)染色:   菌体染成黄褐色,颗粒被染成紫黑色;   Albert(阿培特)染色:   菌体呈蓝绿色,异染颗粒蓝黑色。      (2)培养特性:   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形态不典型。   1)血液琼脂平板:灰白色S型菌落,有狭窄的β溶血环。   2)吕氏(Loeffler)血清斜面培养基:生长迅速,形成灰白色、湿润、S型菌落。涂片染色形态典型,异染颗粒明显。   3)亚碲酸钾血琼脂:本菌能吸收亚碲酸盐,并使其还原为元素碲,使菌落呈黑色。   4)液体培养基。   (3)生化反应:   触酶试验阳性,氧化酶试验阴性。   分解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半乳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极少分解蔗糖。   能还原硝酸盐,不液化明胶,不产生吲哚,不分解尿素。   据亚碲酸钾血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的生长特点及生化反应,可将本菌分为轻、中、重三型。在我国以轻型多见。   分型与所致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2.致病性   致病物质:   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白喉,多在秋冬季节流行。以咽白喉最常见,喉白喉及鼻白喉次之,偶亦引起眼结膜、外耳道、阴道及皮肤的局部病变。   本菌一般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大量外毒素可吸收入血,引起毒血症。毒素能与敏感的心肌、肝、肾、肾上腺等组织细胞及外周神经,尤其与支配咽肌和腭肌的神经结合,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内脏出血和神经麻痹等严重损害,是白喉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免疫性:   白喉的免疫主要是抗毒素免疫,同时巨噬细胞吞噬消化能力也加强。   调查人群在感染或计划免疫后对白喉是否产生免疫力,可用锡克试验或致敏红细胞凝集试验。   3.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无菌长棉拭子,从可疑的伪膜边缘采集分泌物,未见伪膜的疑似。   患者或带菌者可采集鼻咽部或扁桃体黏膜上的分泌物。   (2)检验方法及鉴定      生长情况: 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 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 报告 + + + - + + + - 可疑 - - (72h后)-   (3)生化反应:   主要用于鉴别白喉棒状杆菌与类白喉棒状杆菌。   尿素分解试验:白喉棒状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   (4)毒力试验:可作为鉴定致病菌株的重要依据。   体外法:Elek平板毒力测定、SPA协同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   体内法:可用豚鼠作毒素中和试验。   (5)临床意义:白喉杆菌的致病因素为白喉外毒素,抗原性强,毒性剧烈。K抗原(表面抗原)及索状因子亦与其致病力有关。引起的白喉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的免疫主要是抗毒素免疫。白喉棒状杆菌可引起人类白喉,白喉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原菌存在于患者及带菌者的鼻咽腔中,随飞沫或污染的物品传播。白喉棒状杆菌可致气管、支气管假膜,是白喉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产生的外毒素也经血液与易感组织结合,出现各种症状如心肌炎、软腭麻痹等,是白喉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6)治疗原则:   用青霉素或红霉素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应尽早注射足量白喉抗毒素。   注射抗毒素前,应做皮试。   (二)其他棒状杆菌   棒状杆菌除白喉棒状杆菌外,其余统称为类白喉棒状杆菌。   一般无致病性或仅能与其他化脓细菌产生混合感染,有的可能为条件致病菌。   类白喉棒状杆菌常寄生于人类或动物鼻腔、咽喉、外耳道、眼结膜、外阴及皮肤表面等处。   二、芽胞杆菌属   有芽胞的革兰阳性

文档评论(0)

ntls1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