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两个陶渊明.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中的两个陶渊明.pdf

2008年第5期 九江学院学报 (总第 148期) No,5,2008 JournalofJiujiangUniversity (SumNO148) 历史中的两个陶渊明 王 艳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2) 摘要:“陶渊明”之称有两个含义,一是历史上的陶渊明,另一个是真实的陶渊明。真实 的陶渊明具有二元对立的人格结构,他在文化人格和世俗人格的左右下,对人生、名声和仕 途有着矛盾的观点,这缘于陶渊明性格上的的克制性。从他对酒、对琴和贫困的自述中可以 得知他在为人上有一定的虚伪性。 关键词 :陶渊明人格 二元对立 克制性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80(2008)05—0008一(03) 陶渊明是魏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以白描的语 位乡村绅士,是一位不得志的文人 ,也是在出仕与退隐问 言、高洁的意象和空远的境界,留给后人以 “无我”之境 徘徊的儒者。那么,魏晋时代的陶渊明是如何演变成为了 的诗歌之美,不慕名利、自甘淡泊、安贫乐道的人格之美 历史中的陶渊明呢? 和桃源深处一尘不染的社会之美。魏晋之后的一代一代读 儒家的最高的人生价值是兼济天下,辅佐君主,其次 者有他们各 自千姿百态的生活状态,却都情不 自禁地在陶 是是独善其身,保己名节,这种观念一直绵延于中国历 渊明及其诗歌中,将现实情愫升华、转移,并得到了慰藉 史,并成为了中国文人的传统观念和固定的价值体系。文 和鼓舞。可以说,陶渊明和他的诗歌树立了以积极人生状 人在追求这种个人价值时,能如意者毕竟是少数的,他们 态和消极处世方式解决生活苦痛,并得到生活真谛和归宿 面对社会环境的复杂、仕途的坎坷及人生的莫测时,内心 的榜样。但文字所传达的历史如同迷雾,往往将真实遮 的希望与外在的环境很难达到统一,达兼济天下的理想也 盖。魏晋时代的那个陶渊明真的如同其诗歌中的主人公一 不能实现。于是他们退而求其次,将重心转移到山水 田 样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面对这个问题 ,肯定者占有绝 园,一方面希望实现另一种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希望在大 大多数,否定者寥寥无几 ,本文试从陶渊明的人格结构和 自然中得到慰藉。但是现实中的大部分文人是徘徊于出仕 行为方式方面来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 与归隐之间的,既没有兼济天下的良机,又没有独善其身 一 、 两个陶渊明的概念 的执着。在这种情况下,历代文人的理想、价值等阅读前 历史是对 “经典话语系统”的诠释,历史真实只能在 积淀与陶渊明的诗歌相结合 ,将陶渊明本人与诗文中的诗 现有的文献资料中另辟蹊径,今天已很难确知陶渊明人生 人形象相接和,陶渊明很 自然的成为了他们的楷模,陶渊 起伏的真实细节,但从文献资料中也可推知他的人生境况 明的诗作很 自然的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 的大概,在这个过程中,留意 “经典”才可能得到真实。 于是,陶渊明成了一种理想的代号,为后人所崇敬和 在确定陶渊明其人前,必须先区分清楚两个概念——历史 歌颂,如苏东坡说: “每体中不佳,辄读取,不过一篇, 中的陶渊明和魏晋时的陶渊明。前者有理想化、典型化、 惟恐读尽后无 自遣耳”。…梁启超说: “陶渊明是最快乐的 抽象化的成分,后者是真实的陶渊明本身。 人”。2【郑振铎说:“他是 ‘出污泥而不染 ’的大诗人”。p 历史中的陶渊明在其本人的基础上,加上了诗歌所追 刘大杰说: “他的人生最真实。他想做官就去找官做,并 求的美好理想,后人在再读中又进一步夸大美化,从而使 不以做官为荣;他不爱做官,就辞职耕田,并不以退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