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语文最后一课111概要1
2016届高考语文应试叮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天生我材必有用,沉着冷静定成功!;第一部分:应试常规;调节心态 ;高考首要的是时间分配;高考最重要的是审题;常规要求;强化规范意识;第二部分:重点讲解;1.字音、字形再看一看5*3上的知识清单; 2.词语运用一定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 3.标点看规则及我们发的专题练习; 4.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简单回顾);容易望文生义 的成语;感情色彩容易出错的成语;另外有时为了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有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这不应视为错误。比如“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所以他们便谈得很投机,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 “艾奇逊是不拿薪水的教员,他是如此诲人不倦地毫无隐晦地说出了全篇真理”; 这两句中的“情投意合”“诲人不倦”都是修辞上的褒词贬用,起到了很好的讽刺作用。;了解成语语源 ;容易张冠李戴的成语 ;容易敬谦错位的成语 ;语法功能容易混乱的成语 ;画蛇添足 ;双面成语 ;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 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极其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5.病句辨析题到现阶段主要凭语感,考前再看看从前做过的题目。 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9.杂糅情况列举 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以……即可(以……为宜;……即可) 是为了……为目的(以……为目的; 是为了……) 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由于……下(由于……;在……下) 原因是……造成的(引起的,导致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引起的,导致的)】 经过……下(经过……;在……下) 是由于……决定的(是由于……; 是由……决定的) 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 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的原因) 有……组成(有……;由……组成) 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二、现代文阅读( 6—8题,9分);三、文言文阅读( 9—12题,12分);9.文言实词;10.文言虚词;11.文言断句;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应该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这样会有助于断句。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5.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助判断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是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是被动句式。;还有固定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云南中考历史课件:专题研究专题2-侵略、抗争与探索(新人教版).ppt
- 2016届云南省高中毕业生3月统一检测数学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
- 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环球城市风行绿墙》课件 苏教版.ppt
- 2016届全国卷一轮复习原电池.ppt
- 2016届公开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感受文化影响.ppt
- 2016届合肥市二模文综历史试题.doc
- 2016届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高三(开学检测)8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2016届初中物理测量、力与运动部分知识要点及训练(有答案).doc.doc
- 2016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doc
- 2016届山东百校联盟猜题卷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调研卷(二)(详细答案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