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运动专题修正版
专题二 地球运动 ●日界线与划分两个日期的界线 日界线:为避免日期混乱人为划定的一个界线,大致与180度经度重合。 划分两个日期的界线有两条:日界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是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可表示昼夜状况,大于0为白昼,小于0时为黑夜,等于0时在晨昏线上。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是地方时为12点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的分布特点是由直射点向四周做同心圆状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某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例如:北京时间6月22日12点时,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由北纬23度26分,东经120度向四周递减;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 光照与热量 思考:我国光照最强的地方在青藏高原,但热量最丰富的在海南省. ● 五带、热量带与温度带 五带是地球表面热量带的粗略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极圈为界线,分为南寒带,南温带,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南、北温带又可以分出亚热带、亚寒带等热量带,找找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与极圈的关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北回归线的关系. 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日均温大于等于10度的积温分出的热量带,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一个青藏高原区。 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时,和正午正相对的另一经线地方时为0时。即正相对的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12时。 ③经度相差15°,时刻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刻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东早西晚)。 ④日照图中,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中午12:00时,平分夜半球经线所在地方时为0:00时。 ⑤区时与地方时一致的地方在各时区的中央经线上(中央经线度数=15°×时区数)。 ⒉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的季节变化 ⑴正午日影的长短取决于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当太阳高度角大时,则日影子短;当太阳高度角小时,则日影长;当太阳高度角90°(直射) 时,则日影为一点;极夜时,则无影。 ⑵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光的来向,其永远与太阳光来向相反。 (2007宁夏)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方向绘成下列简图。回答下面1~2题。 1.可能反映该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最大值时 A.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 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N S 90°E 90°E 90°W 0° 180° 90°E 90°W 0° 180° 90°E 180° 90°W 180° 0° 0° 180° 90°E 0° 180° 90°E 90°W 180° 0° 0° 180° 90°E 90°W 90°W 90°E 180° * 一、地球运动知识高考考查情况 晨昏线、太阳高度等概念和特征; 昼夜更替、昼夜长短的原因和意义; 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太阳周日视运动; 经纬网判读; 太阳高度变化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运用。 二、《地球运动》复习策略 1.理清知识脉络,落实地理概念 ●地方时、区时、时区、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地球上有无数个地方时。 时区——空间概念——全球按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时间概念——每一时区一般采用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全区的标准时。 北京时间:我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为东8区的区时或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的区时,即格林尼治时间。 ●天文四季、气候四季与一般划分方法 天文四季:以四立为起点,夏季为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季节。 气候四季:以候平均气温10度和22度为划分界线。 一般划分:北温带国家一般的划分方法,以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依次类推. ●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 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 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周期24小时. 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2.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经纬线分布规律:所有经线都相等(每纬度长约为111千米),纬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每经度长约为111cosψ*)。(*为纬度数)。 2.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地方时(区时)换算原理: (1)时区序数=(该地经度+7.5°)÷15°(取整数,不4舍5入) (2)区时和日期:每个时区标准经线上的时间即为整个时区的“区时”。 有关计算:某地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的时区差。 过日界线时日期要发生变化。即日界线两侧时刻相同,日期不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