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论述儒道思想的异同及其文化内涵
第一章 儒释道文论异同及其文化内涵;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之为人的特征就在于他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 ;一 儒家的文学观念;白居易:风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岂舍之乎?顾所用何如耳。设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棠棣之华”,感华以讽兄弟;“采采芣苡”,美草以乐有子也。皆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反是者,可乎哉!然则“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归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之什,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时六义尽去矣。 ;1.文质彬彬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鞹,犹犬羊之鞹。” (《论语·颜渊》);孔子说: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即:礼与仁的关系。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反映了一贯的中庸思想。不偏不倚,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也不主张偏胜于质。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书呆子。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要有懂得礼仪,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这段话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文与质的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 ; “文,阴敛其质,阳散其文,文质班班,万物粲然。”(《太玄·文首》) “务其事不务其辞,多其变而不多其文也。不约则其旨不详,不要则其应不博,不浑则其事不散,不沈则其意不见。文以见乎质,辞以睹乎情。观其施辞,则其心之所欲者见矣。” (《玄莹》) ——这正是后世真正文学意义上的文质论的滥觞。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鞹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2.辞达而已 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苏轼《答谢民师书》) 3.美与善的关系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作业;二、道家的文学观念;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外篇·至乐》;(二)“体道”过程与艺术精神;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体“道”),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心物对立的消解)。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一种精神的自由)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一种审美的享受)善刀而藏之。”;(三)工匠的技艺与艺术家的艺术 梓庆削木为锯——以天合天的过程 小结: 儒家的文学观念:面向社会、入世、文学外部规律成为关注的中心。 道家的文学观念:面对自然、出世、文学内部规律成为关注的中心;三、释家的文学观念;(二)“心”的烛照与“从心者为上” “外师造化,中得心缘”(张璪论画) “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刘勰《文心雕龙》) “从心者为上,从眼者为下”(唐《张怀瑾论书》) ;小结: 佛教“以心为本”的心性说与道家之“心斋”、“坐忘”、“虚静”、“神遇”、“逍遥游”等“心”??学说是互证、互释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