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耳(耳蜗的内淋巴液→螺旋器→声-电转换)→神经冲动→听觉中枢
现在开始, 耳朵穿越之旅~ 耳朵的结构 外耳:耳郭,外耳道 中耳:鼓膜,3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卵圆窗 经咽鼓管通咽部,与大气相通 内耳:(封闭的小室,内有外淋巴,不可压缩) 耳蜗、半规管、前庭器官 14.3.1 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 声波(16~20000HZ)——外耳道——鼓膜——3块听小骨——(通过镫骨)卵圆窗——内耳中的液体 3块听小骨:杠杆装置 作用:使得镫骨处的力比鼓膜大,总的压力增效17~21倍。因此,声波的能量可以有效地传入内耳液中。 咽鼓管的功能 中耳经咽鼓管通咽部,并由此与大气相通使鼓膜两侧的压力相等。 14.3.2 声波在内耳中转变为动作电位 内耳又称迷路,由耳蜗和前庭器官组成 功能:把机械能换成听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前庭器官与平衡感觉有关 耳蜗的结构 耳蜗是如何感受声音的呢? 1.镫骨在感受振动时,使耳蜗发生振动,沿蜗管引起一个行波,行波沿着基底膜由耳蜗底部向顶部传播。 2.频率不同时,行波所能到达的的部位和最大行波振幅出现的部位有所不同 3.不同部位的听神经发放冲动会引起不同的音调感觉。 4.耳蜗底部感受高音调,中部感受中等频率的声音。顶部感受低音调。 14.3.3 由电位到声音 声波在耳中转变为听神经上的冲动发放,传入延髓 从延髓发出的纤维上行止于中脑的下丘以及后丘脑的内侧膝状体 从内侧的膝状体发出的纤维达到大脑皮质听区,并在此产生听觉。 人的听皮质包括41区和42区,22区 14.3.4 听觉障碍 传导性耳聋 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声音在传导过程中出 障碍所致的耳聋为传导性耳聋。常见的疾病有先 天性外耳畸形,各种类型的中耳炎,耳外伤,耵聍栓塞,耳硬化症等 感音性耳聋 螺旋器和耳蜗神经损伤引起的听觉障碍 中枢性耳聋 听神经通路、各级听觉中枢、大脑皮质病变引起 听觉障碍。 14.4 化学感受性:感受器对于溶于水的化学物质的感受功能。 14.4.1 味觉 14.4.2 嗅觉 14.4.1 味觉 味觉感受器受感受溶解的离子和分子的刺激。 感受器:味蕾 集中在舌乳头中 味觉的敏感性在舌面各部分是有差别的 神经的鼓索支支配舌前2/3味蕾 舌后1/3的味蕾由舌咽神经分支支配 舌尖:甜、咸最敏感,对苦酸也敏感 舌的外侧对酸最敏感 舌根对苦最敏感 14.4.2嗅觉 5.嗅细胞感受器电位的产生 化学物质+嗅细胞纤毛膜受体蛋白?G-蛋白?第二信使?电压门控式Na+通道开放?Na+内流?去极化感受器电位?轴突膜AP?嗅球?嗅觉中枢?嗅觉 14.5 皮肤感觉 感受器呈点状分布 14.5.1 触觉 14.5.2 温度觉 14.5.3 痛觉 * * 可以举个例子 说明保持压力相等的好处,不过不用写在ppt上 注意痛觉的适应性与其他不同 14.3 听觉与平衡感受 14.3.1 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 14.3.2 声波在耳中转变为动作电位 14.3.3 由动作电位到声音 14.3.4 听觉障碍 14.3.5 内耳中的平衡器官 前庭膜 基底膜 基底膜和盖膜振动时 毛细胞顶部听毛受力情况 声波传导 内侧膝状体 内耳 延髓 中脑(下丘及内侧膝状体 大脑皮层 14.3.3 由动作电位到声音 声波振动→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卵圆窗)→内耳(耳蜗的内淋巴液→螺旋器→声-电转换)→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听觉 听觉的产生过程 14.3.5 内耳中的平衡器官 前庭器官: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 1.嗅觉感受器位于上鼻道及鼻中隔后上部 的嗅上皮,两侧总面积约5cm2。 2.组成:嗅细胞、支持细胞和基底细胞。 3.适宜刺激:空气中的有机化学物质 4.特点: 不同性质的气味刺激有其专用的感受位点和传输线路。 有差异、适应快且易受影响。 * 可以举个例子 说明保持压力相等的好处,不过不用写在ppt上 注意痛觉的适应性与其他不同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