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与《道德经》简说.pdf
第25卷 第6期 运城学院学报 Vo1.25 No.6
2007年l2月 Journal of Yuncheng University Dec.2oo7
老子与《道德经》简说
李安纲
(运城学院学报编辑部,山西运城044000)
摘 要:老子,一韵之转即是李子。老的甲骨文就是一位拄杖老人,其责任是传承生命和文明。道是世界
观、宇宙观,德是人生观。道、德合在~起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体系。中国传统思维特点就在于“玄”,
是一种重全局、重变化的全息思维。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玄 、
中图分类号:B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008(2007)06—0014—03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历史上的庄 明传承下去,否则就不能够被称之为道士或和尚。
子,墨子,……都是以姓为尊称,而老子姓李,为什么 老子的第一个前提,就是把文明传给后人,必须
不叫做李子而叫做老子呢?或许是因为当地的口音 是一个智者,所以有一个词叫“仙人指路”。为什么
问题吧!当地人所说的李子就是我们所听到的老 必须是仙人指路?什么叫仙人?仙是山中之人,山
子。我们知道屈原所写的《离骚》就是“牢骚”, 里的人就是神仙,山里的人肯定比尘世中的人看得
“离”跟“牢”在这里是一个意思。就是说当地的人 高,看得清。因为他们在山里看惯了红尘变化与春
读离跟牢是一个读音,离骚就是牢骚,李子就是老 夏秋冬,所以山里的人知道路应该往哪里去。而老
子,这是语言学的一种艺术。 子比小子多活了一辈子,肯定要比小子经验多,所以
“老”字,甲骨文上的解释就是一位老人,头发 说:
已经花白,一只手拄着一根拐杖。然后,到了老的时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候,就只会张着一张嘴吃饭。而另一只手按在一个 文明的传承就是靠这老、老相传的。
小孩子的囟门上,这是在做什么?在灌顶,就是想把 下面我们谈一谈《道德经》。从古至今,似乎没
老子所有的东西都传授给小子,否则就不叫做老子。 有什么人从老子那里去找我们现实社会中的这个道
孟子说过一句话: 德标准,都是从《论语》当中去寻找,甚至一定要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论语”读成“伦语”。我们现在中国的道德体系基
不是没有儿子就是无后,而是没有继承这个文 本是孔教、儒教的道德体系,而老子《道德经》明明
明的人才叫做无后。无后的责任在于老子,所以老 白白的叫做《道德经》或者《德道经》,把德与道的形
子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所有的文明传授给后人, 式完完全全的分开,而且德还放在前头。不论是
这就叫做孝。因此,孝的前提就是老子对小子的孝, “道德”还是“德道”,说明这两个字是可以拆开的,
不是小子对老子的孝。因为自己是一个文明的载 是两个意思,是不相同的。并且这两个一定是道德
体,只有把祖父母、曾祖父母的文明传授给后人,才 体系的两个方面,但是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提过这个
能够薪火相传。如果这点都没有做到,就谈不到自 问题。所以道和德是分开的,它们各有各的含义,二
己对老祖宗的孝,所以古人讲究群体的意识。无论 者合在一起就是人类理想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体
道教或佛教,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把教主的所有的文 系。
收稿日期:2007—10—1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JD720002)
作者简介:李安纲(1959一),男,山西芮城人,运城学院学报主编,中文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西游记文化委
员会会长。
· 14·
中原常称为夏人,夏还读作“雅”,甲骨文中的 的。过去常说:
道就是个夏在走(夏+i-)。中原人走的就是道,因 举头三尺有神明!
此最后人人所走的就是道。可是,水所走的也是道, 天知,地知,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