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玫瑰单胞菌研究现状
?综述?玫瑰单胞菌研究现状*邱尔臣\武烜2,贾继民\党荣理11.新疆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乌鲁木齐830011;2.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乌鲁木齐830001提要:玫瑰单胞菌屮是一种粉红色的、革兰氏阴性、需氧的小球杆菌,为条件致病菌。该菌多是从一些 临床病人标本中分离获得,也存在于水、土壤等自然环境中。目前国内外对玫瑰单胞菌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将对玫瑰 单胞菌的分类学位置、生物学特性、病原学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关键词:玫瑰单胞菌;分类;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中图分类号:R3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711 (2012) 02-0087-03作者简介:邱尔臣(1978-),男,主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E-mail:qiuec@163.com玫瑰单胞菌是一种粉红色的、革兰氏阴性、需氧 的小球杆囷,是在1993年由Rihs等人利用生化实验 以及DNA杂交等手段,对42株革兰氏阴性非Methy- lobactermm的粉红色细菌进行分类后而正式命名的[1], 在《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9版上还没有收录。该菌 多是从一些临床病人标本中分离获得,如血、伤口、渗 出液、溃疡、泌尿生殖道、腹膜透析液等[2-3], 80%的分 离病人多合并一些免疫低下疾病[3],如慢性白血病[3-6]、 恶性肿瘤[6-7]、肾衰[8-9]、类风湿[10]等。因此许多学者普 遍认为,该菌可能为条件致病菌,但临床上确有因合 并该菌感染而致死的病例报道[2.4.11]。我国目前还没有 关于这方面临床病例的报道。近来,一些学者又从饮 用水[12]、淡水湖[13]、土壤[14]以及其他一些自然环境样本 [15-16]中分离到了玫瑰单胞菌,而且多位学者对现有的 分离株依据16SrRNA进行了细致的分型[17-19],但是, 时至今日对于玫瑰单胞菌仍缺乏系统深入地研究。 该菌的病原学、检测技术、致病机制以及诸多流行病 学特征等到现在仍不清楚。目前,关于该菌的研究还 主要停留在分类鉴定、生化特性及临床病例报告等方 面,本文现对玫瑰单胞菌的国内外研究现况作简要 介绍。1玫瑰单胞菌的分类1984年,Gilardi和Faur等发现了一些类似Methy-lobacterium(甲基杆菌)的粉红色细菌,但是经研究发现与已有的菌种皆不相同,遂将这些粉红色细菌定义 为一个未知的菌种[20]。1993年,Rihs等人利用生化实 验以及DNA杂交等手段,对42株粉红色的革兰氏阴 性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正式命名了玫瑰单胞菌 属,并认为该菌属包括3个已命名的种(R.gilariii,Rcervicalii?及R.yauriae)及3个未命名的基因种[1]。近 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生物化学的研究深入和遗传学 方面的研究进展,基因杂交、基因测序技术的出现,使 玫瑰单胞菌属分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更多 细菌的分离以及细菌分型技术的提高,目前认为该类 菌包括5个已命名的种R.gilardii(包括)R.gilardiiiub- sp.gilardii和R.gilardiisubsp.rosea两个亚种) 、R.cervi- calis、R. fauriae、R. lacus以及 R. mucosa[21-22]。2玫瑰单胞菌的生物学特征玫瑰单胞菌对培养的要求不高,常用的细菌培养 基如肉膏蛋白胨培养基、LB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培 养基等,玫瑰单胞菌均能生长,如在培养基中加入血 可以更加促进其生长[1.19.23]。大体上,玫瑰单胞菌在培 养2天后,可见如小米粒大小、圆形隆起、微凸出于培 养基,不向培养基内生长,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呈 粉红色、有光泽、黏液状的菌落,3?4天菌落直径达1 mm左右,散在分布。7天后直径逐渐增大,菌落相互 融合[1-3,12-16]。该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球杆形,多数为 成对和短链状,在25?37°C生长,有些菌株在42°C也 可以较好生长。玫瑰单胞菌在透射电镜下可见球杆 形菌体,大小0.7×2μm左右[1,13,19,23]。Rihs、Han、Galago和 Jiang等人分别对玫瑰单胞菌分离株理化特性 进行了研究,实验主要集中在研究玫瑰单胞菌产生各 种酶的活性[1,13,19,22]。综合所有研究结果来看,目前该 菌属所有菌株都是氧化酶弱阳性(常在30 s后反应) 或氧化酶阴性,触酶和尿酶阳性。硝酸盐还原、硫化 氢产生、七叶灵水解、明胶液化、葡萄糖发酵、柠檬酸 盐利用、甘露醇发酵、不同盐度(NaCl%)生长、最适宜 生长温度等理化特性方面,各菌株略有不同[1,13,19,22-23]。玫瑰单胞菌属成员都能够产生粉红色色素,这一 点与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相同,因此,在1993年Ri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