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docVIP

叶海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叶海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叶海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摘要:叶海燕副主任医师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主要体现在不荣则痛之”虚”和不通则痛之”实”两方面,”络脉瘀阻”为其病机关键。病理过程为因虚致实(瘀)。在治疗上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基本治则。并分为气阴两虚兼血瘀和瘀阻脉络两型来辨治,同时配合自拟筋痹散外用熏洗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治疗;名中医经验 叶海燕副主任医师为绵阳市名中医,师承已故全国名老中医李孔定先生,从医20余载,学验俱丰,尤其在消渴及其兼症的诊治上有独到的经验,笔者自2009年以来,随师侍诊,跟师查房,获益匪浅,兹将叶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总结如下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古医籍中无确切病名,但对其临床表现早有论述,《王旭高医案》中记载: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凉如冰”。《丹溪心法》中描述:消渴病久可出现”骨节酸疼”。后世医家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属于”消渴”继发的”痹证”、”痿证”、”不仁”、”血痹”、”脉痹”等 叶师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主要体现在不荣则痛之”虚”和不通则痛之”实”两方面,”络脉瘀阻”为其病机关键。病理过程为因虚致实(瘀)。气、血、阴、阳亏虚均可导致血行不力,不能荣养经脉,肌肤四末失于气血濡养,不荣则痛,症见肢麻疼痛。消渴初起,阴虚燥热为其主要病机,阴虚燥热煎熬津液,使血液粘滞,运行不畅而成瘀血,即”阴虚血瘀”;消渴日久,阴损及阳,以致阴阳两虚,阳虚则寒凝,致”阳虚血瘀”;阴血亏虚,气无所附,导致气虚,气虚血运无力,而致”气虚血瘀”;最终瘀血内生,经脉阻滞,不通则痛。因此叶师在治疗上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基本治则 2 辨证分型治疗 2.1气阴两虚兼血瘀型 主证:肢体麻木不仁、蚁行感、烧灼样疼痛或肢凉刺痛以下肢为甚,入夜疼痛加剧,口干咽燥,神疲倦怠,舌质淡暗,苔薄白,脉细弱或细数。治宜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选自拟糖神合剂1号方,药用:白人参,桂枝,黄芪、赤芍、麦冬,鸡血藤、川芎、地龙、红花、丹参、生地、葛根等 2.2瘀阻脉络型 主证:肢体麻木,针刺样或灼热样刺痛,痛有定处,肿胀拒按,面色黧黑,肌肤干燥,渴不欲饮,舌质暗,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涩。治宜活血通络,通痹止痛,方选自拟糖神合剂2号方,药用:当归,熟地,丹皮,川芎,赤芍,牛膝,地龙、桃仁、红花、鸡血藤,银花藤等 另外叶师在辨证治疗的同时,依据病邪停滞的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以达到引药入经、直达病所的目的,如病变在上肢者可选用桑枝、川芎、姜黄,病变在下肢者可选用牛膝、杜仲、寄生,病变在脚踝者可选用熟地、牛膝,病变在小腿者可选用白芍、木瓜。根据叶天士”久病入络”和”久痛入络”的观点。叶师常常又配合应用虫类药如蜈蚣、全蝎、僵蚕、地龙等,入络搜风,疗效显著 3 外用熏洗治疗 除了以上辨证分型治疗外,叶师在临床上又常配合自拟筋痹散外用熏洗四肢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筋痹散药用制川乌、制草乌、鸡血藤、冰片、黄芪等,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益气养阴的功效。契合病机,内外合治,疗效显著 4 典型病例 梁某某,男,71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0年余,伴双下肢体麻木、发凉、灼痛1年来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长期服用西药磺酰脲和双胍类降糖药,近期已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一般。最近1年来出现双下肢体麻木、灼痛,发凉,步履受限,生活不能自理。西医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方治疗无效,求中医诊治。刻诊:咽干不欲多饮,头晕眼花,有时心悸胸闷,疲乏无力,肢体麻木、疼痛、冷凉,夜间痛甚,伴四肢冷凉,大便偏干。患者持杖艰于步行,痛苦异常。诊查:形体消瘦,肌肤甲错,爪甲枯萎,舌质黯红,苔薄腻,脉象沉细略弦。辨证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络脉痹阻。治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化瘀开痹。处方:生黄芪30g、淫羊藿15g、玄参30g、赤芍30g、当归30g、丹参15g、葛根30g、狗脊15g、木瓜15g、鸡血藤30g、桂枝15g、地龙10g、桃仁10g、红花15g,水煎服,1剂/d,同时辅以中药熏洗双下肢治疗。方药如下:制川乌15g、制草乌15g、鸡血藤30g、赤芍30g、红花20g、冰片10g、黄芪30g,水煎熏洗双下肢,1次/d 服药1个月后患者大便通畅,肢体麻痛等症状明显好转,精神状态良好,可持杖步行散步。继续坚持每日泡脚熏洗治疗,同时服用甲钴胺片和复方血塞通胶囊;再次复诊时见患者诸症均减,体力与精神状态良好,已不需要拄杖可自行散步。仍嘱不要停药,坚持服用6个月左右 按:本例患者辨证即属于气阴两虚,络脉痹阻,所以治宜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化瘀开痹。中成药复方血塞通胶囊活血化瘀通络,处方选用了黄芪桂枝五物汤和补阳还五汤加味。该方生黄芪益气。加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