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ndry 20:晶圆代工厂与无晶圆厂间的新世代关系 - 电子工程专辑.PDFVIP

Foundry 20:晶圆代工厂与无晶圆厂间的新世代关系 - 电子工程专辑.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Foundry 20:晶圆代工厂与无晶圆厂间的新世代关系 - 电子工程专辑

Foundry 2.0 :晶圓代工廠與無晶圓廠間的新世代關係 作者:G. Dan Hutcheson / VLSI Research總裁暨 執行長 晶圓代工的商業模式在 90 年代出現驚人發展,2000 至 2009 年間進入高峰。在這段高原 期內,晶圓代工廠與客戶間的關係從正面的合作夥伴轉為敵對型態,晶圓的價格成為主要的 重點。跨過 2010 年之後,業界出現各種艱鉅的技術及成本問題,因此新的商業經營模式也 隨之誕生。客戶需要新世代的晶圓代工商業模式,尤其在 40nm 和 28nm 兩個節點的停頓 之後,開始出現此類的呼聲。 GLOBALFOUNDRIES 為回應客戶的要求,執行長 Ajit Manocha 推出了 Foundry 2.0 模 式,他的願景是:沿襲擔任 Philips Semiconductor 製造執行長期間的經驗,完整重新架構無 晶圓廠與晶圓代工廠之間的關係。Ajit Manocha 使 Philips/NXP 跳脫了嚴格的整合裝置模 式,經歷輕晶圓廠的漫長路途,最後再轉移成無晶圓廠。他的確曾經說過 IDM 模式已是窮 途末路,但現在卻又走上回頭路,重新擁抱類似的模式。這究竟是真的,亦或只是行銷手法 上的轉變? 本白皮書將深入探討此種晶圓代工模式的新方法,首先將探究半導體晶圓代工商業模式的發展歷 史,接著將研究情況為何在 2000 年後開始變糟,顯示這如何演變成對新世代模式的需求 ─ ─ Foundry 2.0 才能解決的需求。本文將告訴您,Foundry 2.0 不只是一種行銷宣傳手法,而是截 然不同的商業經營模式。 Copyright © 2013 eMedia Asia Ltd. 電子工程專輯網站()所有內容均受版權保護 晶圓代工的早期發展──80 年代 第一間晶圓代工廠出現之前,幾乎所有的半導體公司都擁有自己的晶圓廠,晶片的設計及製 造緊密相繫。接著到了 80 年代初期,商業化 EDA 工具問世,出現爆炸性的演變,使設計 工作徹底脫離了晶圓廠的掌控。一開始,無晶圓廠公司直接找向順時勢而生的 ASIC 1 半導 體部門,或委外給有多餘產能的半導體公司。隨著 EDA 工具發展出能取代電子架構的階層 式功能,將架構轉換為晶片的實體配置,再透過光罩直寫設備成功試產,製造出所需要的各 個電路層,系統公司對這種方法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 在此同時,製程變動減少,節點開發趨向穩定,但銅製程和 HKMG2 等技術依舊遙不可及。 微縮的電子效應可大幅模式化,且能透過設計規則加以限制,將製程與設計進一步區隔開來。 晶圓廠的成本上揚時,OEM 便開始將受到箝制的製造工作轉往新大陸,也就是委外製造。 設計獨立之後,催生出第一間無晶圓廠晶片公司,也就是知名的 Chips and Technologies 公 司。早期的委外製造商方式存在著利益衝突,因為承接委外製造的半導體公司也同時銷售自 家的產品,有時甚至互相競爭。因此發生矽智財 (IP) 竊取的機率很高,包括在實體或創意 方面。商機受到限制後,便為晶圓代工模式開啟了新的一扇窗。 Foundry 1.0 ──90 年代 一般認為,台積電公司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是晶圓代工商業模式的發明人。雖然「晶圓代工」 一詞比台積電更早出現,但只是當成行銷用語,晶圓代工和委外製造兩者間實質差異不大。 張忠謀先生為區別差異,宣佈台積電將不在公開市場銷售半導體,絕對不與客戶競爭。 台積電只處理流程中的製造部分,至於設計、行銷及銷售都交由客戶負責。張忠謀先生也建 立了穩健的矽智財(IP)安全性,使台積電絕不可能成為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創意走漏的管道。 最重要的突破就是張忠謀先生的遠見,他認為關鍵要素要建立在真正的晶圓代工合作關係之 上,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這解開了晶圓代工商業模式的成長潛力封印,接著他創立了台 積電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