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儿童保护政策与实施现况-屏东县政府警察局
加強兒虐及高風險家庭通報工作 壹、前言 兒童是人類的資產,因身心發展未臻成熟,提供兒童妥適的保護與照顧,保障兒童人權,是國家社會應有的責任;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明訂「兒童有權接受特別養護與協助」之宣言,規範世界各國應有防止兒童遭受虐待及遺棄的保護措施;我國82年修訂「兒童福利法」即據以訂定通報及緊急保護安置等措施,俾以公權力介入保障兒童權益;87年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推動保護令制度,對兒童遭受家庭暴力案件提供更強而有力的法律保障。92年訂頒「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將保護對象擴大為18歲以下之兒童及少年,並針對受虐兒童責任通報、緊急安置及家庭處遇等保護工作做了更加周延與詳細的規範,避免兒童及少年遭受不當對待,進而保障其人身安全。基於「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的範定,政府固然有責任介入保護兒童及少年免於遭受不當對待的傷害及恐懼,但家長和社區在照顧與保護兒童及少年的基本責任卻應該是不可取代的。因此,為兼顧家庭、社區與政府兒童及少年保護責任,兒童少年保護行動所應立基的基本信念與價值下列: (一)每一個孩子都有權利獲得足夠的照顧與管教,並免於虐待、疏忽與剝削的恐懼。 (二)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一個安全而永久的家庭。 (三)家長是其子女主要的照顧者與資源提供者。 (四)不論家庭的類型,每一個家庭都應該有其獨特的價值、品行與尊嚴。 (五)最適合孩子成長的處所是能夠提供孩子終生安全與幸福關係的家庭。 (六)大部分的家長其實都是有誠意、也有意願扮演良好的親職角色。 (七)遭遇困難的家長若經過協助,大部分都可以扮演良好的親職角色,社會因此有責任提供所需的服務,來幫助他們達到改變目的。(八)如果家長沒有能力、沒有意願克盡其親職義務,為了孩子最佳利益,社會有權利與義務直接介入家庭以保護孩子的安全福祉。 兒童及少年保護工作的目標有下列幾項:確保遭受虐待,疏忽或處於可能虐待或受疏忽危機情境下之兒童及少年獲得安全且持續性的照顧。 提供一個以兒童及少年福祉為中心,家庭場域為焦點,重視文化敏感度之全方位服務。 協助獲得必要的支持性資源,以減緩兒童及少年受虐或受疏忽程度,或者協助家外安置的兒童及少年返家。 結合兒童及少年保護服務相關資源與網絡,提供多面向服務。 檢討評量現行兒童及少年保護工作之相關政策、程序、技巧與知識脈絡,增進兒童及少年保護工作的最佳決策。 建構適切且周延的轉介服務系統,結合政府與民間社區資源提供持續性,以家庭為基的服務。 貳、一、 (一)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年 6,042 6,059 6,927 6,902 8,013 7,837 9,897 10,094 自90年度設置「全國113婦幼保護專線」統一通報窗口後,兒童及少年保護案件有逐年增加之趨勢;本部深入村里社區擴大推動兒童及少年保護通報宣導工作,通報兒虐人數增,受虐黑數較以往年度相對減少。 (二)個案類型分析 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類型 遺棄 身體虐待 精神虐待 性虐待 疏忽 6% 3% 8% % 2% 21% 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類型可分為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疏忽、遺棄等項目,其中以身體虐待及疏忽所佔的比例最高,主要係因身體虐待及疏忽的外觀指標明確(如:流浪、冬天穿單薄衣物、有明顯消瘦或外傷等),較容易被發現。因此兒童及少年虐待指標有待廣泛宣導,從輕微傷痕、疏忽即應通報社工人員介入輔導,方能有效遏止兒虐事件。身體虐待:任何由照顧的兒童及少年所造成的非意外性身體傷害,而導致兒童及少年死亡、外型損毀及身體功能損害或喪失,或讓兒童及少年處於可能發生上述傷害之險境中亦屬之,亦包括來自過度及不符合其年齡、不適合情境的管教或懲。精神虐待:包括辱罵、恐嚇、威脅、藐視或排斥兒童及少年;或持續對子女有不合情理的差別待遇;對兒童及少年福祉漠不關心,導致或可能導致兒童及少年身體發育、智能、情緒、心理行為及社會各方面發展上明顯的傷害。性虐待:包括任何成人以兒童及少年為性的刺激對象,而發生與兒童及少年有任何性的接觸。亦包含加害者年齡在18歲以下,但其年齡長於受害者或對於受害者居於控制或強勢的地位。疏忽:因無知、無意或有意不加注意的忽視兒童少年的基本需求,以致照顧不當,使兒童的身心受到傷害或可能受到傷害者稱之。施虐者身分 父母 照顧者 親戚 機構 同居者 其他 7% % 5% 0.1% % % 約有7%以上的施虐者是父母或養父母,而「家庭」原本即為兒童最佳的成長環境,應當提供食、衣、住、行等照顧,以利兒童平安健康成長;然由上以數據發現,許多父母不僅未能給予孩子適當的照顧,更將孩子視為個人財產,恣意管教責打,爰此,需從預防上強化家長的親職教育,提供兒童教養問題諮詢服務;在個案處遇上更需落實施虐者強制性親職教育輔導,強化家庭功能,俾利兒童在家庭中受到妥善的照顧。施虐者、3、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