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井运区-2015年QC总结剖析
成果整理:小组全体成员 唐山东欢坨矿业公司井运区QC小组发布人:卢彦启发布时间;2015年2月 主要内容 1、概 况 9、对策制定和实施 9、对策制定和实施 9、对策制定和实施 9、对策制定和实施 10、效果检查 10、效果检查 10、效果检查 * * 2、小组简介 3、选题理由 4、现状调查 5、设定目标 6、活动计划 8、要因确认 7、原因分析 9、对策制定及实施 10、效果检查 11、巩固措施 12、下一步计划 随着煤矿井下窄轨铁路的逐步成熟,窄轨铁路运输的作用也在持续增长,人们对井下窄轨铁路中弯道的运输也有了深刻的认识,认识到机车在通过弯道时的可靠性是井下窄轨铁路安全高效运输的重要因素,对能够给井下一线单位提供物料和人员的运输很大的指导作用。因此对提高机车通过弯道时的安全可靠性,在井下窄轨运输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现对东欢坨矿-500水平每个弯道进行分析轨道弯曲半径、机车转弯半径、轨距加宽值、外轨增超高值等因素,对于不同型号的机车、不同尺寸的转弯半径以及目前采取的轨距加宽、外轨增高方法,不能满足目前煤矿高产高效生产的要求。 1、概 况 2、小组简介 2014年2月 注册时间 98% 活动出勤率 4人 小组人数 1~2次/每月 活动频率 攻关型 课题类型 2014年2~2015年2月 活动周期 60学时 平均QC受教育时间 提高机车通过弯道的安全可靠性 课题名称 技术室QC小组 小组名称 2.1 小组情况 组员 运输技术员 助理工程师 38 男 卢彦启 组员 运输技术员 助理工程师 32 男 潘峰 组员 运输技术员 助理工程师 33 男 甄波波 组长 技术区长 助理工程师 52 男 罗福 组内职务 行政职务 职称 年龄 性别 姓 名 2.2 小组成员情况 2、小组简介 制表人:卢彦启 审核:罗福 制表日期:2015年2月 3、选题理由 技术室,加强井上理论与井下实际相结合,分析机车与弯道的技术指标,尽快提高机车通过弯道时的可靠性机车,以减少机车在弯道落道事故的发生。 提高机车通过弯道时的安全可靠性 目前采取的轨距加宽、外轨增高方法,不能满足目前煤矿高产高效生产的要求。 技术室 现 状 公司要求 选择课题 机车通过弯道时的各技术指标统计 4、现状调查 结论 目前采取的轨距加宽、外轨增高方法,不能确保机车通过弯道时的安全。 126次 通过次数 28次 落道次数 20-30mm 轨距增高值 20-30mm 900mm 10m 分析数值 轨距加宽值 轨距 机车转弯半径 分析项目 小组成员对机车、弯道技术等指标进行了统计,见下表 : 将2013年9月至12月间机车在弯道落道事故的调查结果、安全生产需求和目前机车通过弯道时的情况相比较,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 4、现状调查 制表人:卢彦启 审核:罗福 制表日期: 2014年1月 5、设定目标 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我技术室实际现状,小组将活动目标定为将机车在弯道的落道事故每月降至5次以下,满足安全生产需求。 设定目标 制图人:潘峰 审核:罗福 制图日期:2014年2月 不利因素: ①弯道需分析的技术指标有轨距、高低道、弯曲半径、机车运行速度 等,要同时满足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多。 ② 井下实际情况变化大、生产的紧迫性、机车运行速度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造成实际分析取样的困难。 可行性分析 5、设定目标 有利因素: ① 技术室目前所使用的液压弯轨器、10t摇镐、轨道尺,等工具可以精确地量测、修改、制作弯道。 ②我们小组成员由技术区长、技术人员和现场操作负责人员组成,均有着较强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有良好的团队精神、积极进取。 可行性分析 我们的目标可以实现! 5、设定目标 11月 下步打算 巩固措施 效果检查 对策实施 制定对策 要因确定 原因分析 目标确定 调查分析 课题选定 12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月份 计划:---- 实施: 制表:甄波 审核:罗福 6、活动计划 7、原因分析 主要问题以及目标确定后,小组成员对影响机车在弯道落道的原因进行了全面论证,找出导致主要问题的因素,并绘制关联图如下: 机车落道原因 检修人员不认真 道工操作不认真 轨距加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