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版马克思主义原理第二讲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ppt

2017新版马克思主义原理第二讲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新版马克思主义原理第二讲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汇编

机械运动 运动形式 矛盾性质 作用与反作用 物理运动 排斥与吸引 化学运动 化合与分解 生物运动 同化与异化 社会运动 前进与倒退 3.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互区别 相互联结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没有不与共性相联系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世界上没有“水果”,只有桃、梨、苹果、桔子等具体水果形态。它们虽然各有特点,但都包含有水果的共同特性,都含有果酸和糖类等有机成份。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十七大报告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量变 质变 新的量变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老子 荀子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胡长青(原江西省副省长) 成克杰(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王怀忠(原安徽省副省长) 田凤山(原国土资源部部长) 郑筱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 ) 警钟长鸣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五)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1.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 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及其周期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肯定 否定 否定之否定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1.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含义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2.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都蕴涵着矛盾分析法。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3.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有着自身运动发展的规律。我们认识世界就是要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遵循这些客观规律,自觉地改造世界。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 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