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ZnO复合纳米树阵列的制备及光学特性
材 料 2013年第13期(44)卷
文章编号:1001—9731(2013)13-1884—04
CuO/ZnO复合纳米树阵列的制备及光学特性
涂盛辉 ,吴佩凡 ,杜 军,万金保
(南 昌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330031)
摘 要: 通过热氧化法在铜基板上制备 CuO纳米 直主干生长特性 。同时,研究了前驱体籽晶溶胶液浓
线,采 用凝胶 法制备 ZnO/Cu()复合 纳米树 阵列。通 度对纳米树形态的影响,研究发现籽晶溶胶液直接影
过扫描 电镜 (SEM)、X射线衍射 (XRD)、光致发射光 响分支 ZnO纳米棒 的直径 、长度和密度等大小 的生
谱对样品结构、形貌、光学特性进行表征 。结果表 明, 长…。 ,从而影响纳米树的整体形貌。
CuO/ZnO纳米树形貌规整完美,在 CuO纳米线上二
2 实 验
次生长的ZnO纳米棒具有各 向晶体生长性质 ,CuO/
ZnO复合纳米树在 可见 光 区域 出现 了优越 的发 光性 2.1 实验试剂
能;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 ,通过光催化测试表 明, 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醋酸锌 、盐酸 、乙醇 、铜
CuO/ZnO复合纳米树还具有卓越的光催化性 能。 箔 、乙醇胺 、乙二醇甲醚六水合硝酸锌和六次甲基四胺
关键词 : 纳米线 ;Cu()/ZnO复合纳米树阵列;光学特 等 。
性 ;催化性能 2.1.1 CuO纳米线阵列的制备
中图分类号: TB34:O614.24 文献标识码 :A CuO纳米线 的制备如下 :首先将 10mm×10mm
D()I:10.3969/i.issn.1O01-9731.2O13.13.015 铜箔放入稀盐酸中 15s,取 出后放入 去离子水 中超声
10min。紫外灯下 自然干燥 ,然后放人马弗炉中 500。C
1 引 言
下反应4h,待反应完成后取 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在铜
目前 ,纳米半导体材料因为其奇异 的光 、热、电、 片上生长出黑色的 CuO纳米线阵列 。
磁、力 以及化学方面 的性质 已经成为许多科学工作者 2.1_2 CuO/ZnO纳米树的制备
研究的热点,纳米半导体材料在各个领域 的应用越来 将 0.3g醋酸锌溶解到 40mL乙二醇甲醚溶液 中,
越受到关注 ,比如作为光电能量转换材料 、用作环境 然后缓慢滴入 2mL乙醇胺 ,整个过程在磁力搅拌下进
光催化剂应用于废水和空气治理等。CuO是一种用 行 ,然后在 7O℃下水浴 30min,自然冷却得到籽晶溶胶
途广泛的多功能无机材料 ,也是一种窄禁带半导体材 液 。将得到的溶胶液均匀旋涂在生长 CuO纳米线 的
料 ,具有独特的电、磁、催化特性 。纳米 ZnO是一种重 铜箔上 ,放人马弗炉内400C退火,使得CuO纳米线上
要的直接带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室温下能带带隙为 形成 ZnO 晶格 。将长有晶格的Cu()纳米线放入 (六
3.37eV,激子束缚能高达 60meV(GaN:25meV),且光 水合硝酸锌):n(六次甲基四胺)一2:1的水溶液中,
增益系数比GaN更高,ZnO材料也能成为蓝光和紫外 在 90。C下反应 8h后取出,冷却至室温 ,用去离子水和
光区域间的光学材料 口]。在过去几年里 ,大量研究报 无水乙醇清洗干净后真空干燥 。
告报道 了更多 的新 型的纳米 结构,比如纳米环 、纳米 2.2 样品的表征
花、纳米树和纳米梭等,每项新的成就对于纳米技术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