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岛李沧规划
青岛李沧规划 “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是青岛新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青岛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依托老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线辐射,形成一主三副多组团的空间格局。 “一主”——指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是中心城区主中心,主体功能为青岛市区行政办公、科教、金融、旅游、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区。 “三副”——黄岛、崂山以及红岛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是青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青岛产业结构水平,塑造港湾型城市和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的战略 青岛老城区南部靠海、东部受崂山阻拦,城市发展沿四方、李沧,从南向北蔓延开来;李沧位于城市地理中心 近期李沧东部的新客站、跨海大桥等重大设施与资源,进一步提升李沧区作为青岛交通要塞、城市咽喉的战略优势 李沧区西部是传统工业区,目前区域规划将工业企业搬迁到远郊区,本区域未来规划定位于发展现代生产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副都心 李沧区西部是李沧区主要产业集聚地。如图所示,李沧区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娄山河南北两侧及胶济线沿线、四流路以西的地段; 2007年李沧市规模以上企业132家,工业总产值为608亿元,其中有40余家、产值432亿(未计入不在李沧区统计的企业)的企业在本区域内; 根据李沧区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调查情况汇总表所示,项目内规模以上企业基本都在搬迁计划中。 其中,烟墩山以南区域将在近期列入搬迁计划,而烟墩山以北区域将在远期列入搬迁计划。 李沧区规划的三大组团,将推动李沧从青岛城市地理中心向功能多元复合、环境生态友好、都市特色鲜明的城市新中心转变 建制沿革 李沧境域清末为即墨仁化乡辖区,1898年德国强租胶澳地区,李沧境域被划入租界。 1899年德人将胶澳租界划为青岛市区和李村乡区,李沧境域隶属李村乡区。 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时期(1914年11月至1922年12月)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22年12月至1929年4月),区划未变。 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1932年4月青岛市政府在李村、沧口等5处设立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沧境域分属李村、沧口两乡区建设办事处。 1938年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沧口地区隶属四沧区。 1949年6月青岛解放,正式设立青岛李村区,沧口地区仍隶属四沧区。 1951年5月,沧口地区从四沧区析出设立沧口区;是年7月,李村区划归崂山办事处。 1953年6月崂山办事处改称青岛市崂山郊区。 1958年成立李村人民公社,隶属崂山郊区。 1961年崂山郊区建制为崂山县。1984年撤销李村人民公社,设置李村镇。 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沧口区,将李村镇之大部与沧口区之大部合并建立李沧区。 经济概况 2012年,李沧区完成生产总值272.69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33.83亿元,同比增长7.8%,对GDP的贡献率为36.8%,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38.86亿元,同比增长15%,对GDP的贡献率为63.2%,拉动GDP增长7.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二产,较2011年末上升了2.9个百分点。全区二、三产业结构由2011年末的52:48调整为49.1:50.9。全区完成区级一般预算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快于全市平均增速7个百分点;完成区级财政收入35.92亿元,同比增长24.2%;完成区级财政支出20.37亿元,同比增长39.3%。区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增长较快,完成7.17亿元,同比增长41.1%。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李沧区地处青岛市区北端,位于东经120度26分,北纬36度10分。东依崂山山脉,与崂山区接壤,西临胶州湾,南邻市北区,北靠城阳区与青岛流亭国际机场相连。东西长约14公里,南北长约11公里。区境总面积为97.98平方公里。[2] 地质地貌 李沧区东部系低山丘陵,中部地势平坦,西部沿海。海岸线曲折迂回,全长约13公里,海滩滩涂面积997公顷。[3] 气候 李沧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域内常年风向为西北、东南、东南南,其出现频率分别为16.3%、14.2%和13.8%;强风向为北、西北北、西北,频率分别为0.29%、0.23%和0.21%。年平均气温12.2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7.4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16.4摄氏度,年平均最高气温15.2摄氏度,年平均最低气温9.5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755.6毫米,最大年降水量为1227.6毫米,最小年降水量为386.3毫米,日最大降水量为182.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冬季为64%。 文化 木偶戏 木偶戏,青岛地区叫“撮头子戏”,是流动艺人在集市、村镇演出的一种娱乐形式。表演者自带一微型戏台,状若立柜。演员躲于下面布幔中,操纵上面木偶演出。制作粗糙,剧情多为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