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烟粉虱的种下变异和我国的分布现状论文.doc
烟粉虱的种下变异和我国的分布现状论文
Abstract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is a ore than 24 biotypes, orphologically indistinguishable and vary considerably in their ability to transmit viruses, biological parameters in relation to temperature and host,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among their esterase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more than 5 haplotype tobacco isia tabaci , divergence, biotype
摘 要 烟粉虱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是一种全球性的灾害性害虫,其 不同地理(或寄主植物)种群在形态上难以区分,在传毒能力、诱导植物生理紊乱能力、寄主植物适应性、生殖亲和性以及酶和分子标记上却有很大差异,已有 24 个烟粉虱种群确定了生物型,是一个正处于快速进化过程的复合种。 我国烟粉虱种下变异复杂,至少有 5 种不同的单倍型,其中 B 型烟粉虱在我国分布广泛,并在多个地区暴发为害。
关键词 烟粉虱.freelisia tabaci (Gennadius) 又名棉粉虱、甘薯粉虱, 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害虫之一( Broisia tabaci (Gennadius) 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最早报道于 1889 年,在希腊的烟草上采得的粉虱,命名为 Aleyrodes tabaci (Gennadius, 1889) 。 由于粉虱科昆虫在伪蛹阶段特征分化十分明显,而成虫之间形态差异却不太显著,蛹壳 (pupal case) 就成为虱科昆虫在族、属和种的水平上分类所采用的主要特征。 烟粉虱伪蛹的形态特征变异很大,常见的为寄主相关变异 (host-correlated variation) ,即其形态随寄主的不同而改变 ( 闫凤鸣,
* 国家 973 计划项目 ( G2002B111401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资助 1991) 。因此,自 1889 年以来 , 烟粉虱出现了很多的同物异名。 1957 年 Russell 对烟粉虱及其相近种重新分类,将 19 个种名作为烟粉虱 Bemisia tabaci 的同物异名( Russell,1957 )。到 1978 年 , 烟粉虱的同物异名达到 22 个 (Mound,1978) 。但是人们同时发现,在烟粉虱这个单一的分类单元中,仍有很多种群间存在着明显的生物学差异。因此, 20 世纪 50 年代产生了烟粉虱的生物型( biotype )的概念。
2 形态特征变异
目前用于鉴定烟粉虱的主要形态特征包括体缘形状、胸气门褶( thoracic tracheal fold )的构造、位于管状孔内之舌状突起、管状孔盖瓣的形状、背盘孔、小孔、背刚毛( dorsal setae )的有无等。 不同生物型在形态上尽管基本一致,但也可表现出一定差异。例如 Belloisia argentifolii Belloara L. )上的种群(未知酯酶型)、 1996 年采自西班牙番茄上的 Q 型、 1990 年采自尼日利亚豇豆上的 J 型应归为一组。
4.6 土耳其 - 海南岛 - 韩国组
这一组包括采自土耳其的 M 型、中国海南岛的未知型、韩国的未知型。 M 型于 1985 年采自土耳其的棉花上,具有明显不同的酯酶图谱。该型不能与 B 、 K 、 D 型成功杂交( Bedford et al., 1994 ),不能产生银叶反应。利用核糖体 ITS1 亲缘关系分析表明, M 型与采自中国海南岛、韩国的二个种群可归为一支( De Barro et al., 2000 )。
4.7 澳大利亚 AN 型
AN 型为采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和达尔文地区棉花上的种群,被认定为澳洲本地种群( Gunning et al ., 1997 )。虽然酯酶图谱分析显示该型与 B 型相似性高( Gunning et al., 1997 ),但两型间的杂交未能产生有生殖力的子代( De Barro and Hart. 2000 )。利用核糖体 ITS1 亲缘关系分析表明,采自澳大利亚的多个烟粉虱种群与世界上其它种群均有明显差别( De Barro et al ., 2000 )。
4.8 其它生物型
D 型和 K 型虽已利用多种技术分析鉴定过,数据丰富,但尚难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