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寒论》全新破解
中国中医药论坛 老庄
发布时间:2007年4月6日 16时58分
写在伤寒得意集连载之前 1
伤寒整体观 2
一、邪客于表 2
二、邪入经络 2
三、邪在脏腑 3
表证本证 3
表证变证 7
辨太阳病脉症并治 11
辨痉湿暍病脉症并治 13
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症并治 17
写在伤寒得意集连载之前
发布时间:2007年4月6日 16时50分
《伤寒得意集》这本书是我在大学期间就已陆续完成了,因为当时打字借用的是同学的电脑,为了不占用别人太多的时间,所以每次在打字的时候,都尽可能的做到文字简练,也因为这个原因,整本书读起来有点不文不白的,很有点老气横秋的味道,这次连载,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原稿进行整理,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最明白的道理。虽然如此,新稿之中难免仍有一些不太通顺的地方,还请读者批评指正。
《伤寒得意集》写作的初衷是因为本人在学习《伤寒论》时遇到许多疑惑,查过许多书都未能得到满意的解答,更因此发现了历代研究《伤寒论》的著作中有不少书中存在着各种误解及玄学怪谈,本人认为,《伤寒论》是一本很朴素的医书,想作者张仲景创作的初衷也是为了能使其医术普及,只是后来的医家未能探得仲圣之真谛,各逞新说,理越辨越晦,于宋以后犹甚。至今中医的地位及受到的待遇,恐怕与中医学术的发展滞后不无关系。
《伤寒得意集》原书分成三部分,是依据《伤寒整体观》的指导将《伤寒论》中的条文按“曾经误治”和“未曾误治”分的。第一部分名“伤寒之我见”,主要是一些小短文,如《伤寒整体观》、《三阴三阳之我见》、《六经本质之我见》、《合病与并病之我见》等,这次连载,为了使各章节通顺,本部分只取《伤寒整体观》一篇作为总纲,其余各篇待全部条文注释后再行连载;第二部分名为“伤寒恒病式”,论述的是《伤寒论》中未经误治的条文,以便使读者能对伤寒病的自然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从而能够做到知常达变,第三部分名为“伤寒救误编”,即将《伤寒论》中曾经误治产生的坏病按误汗、误吐、误下等分类,以求做到对伤寒坏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以免临证束手、惊慌失措。《伤寒杂病论》其实是一本通俗易懂的书,只要能从整体上把握全书的内容,就能全面的了解张仲景的学术思想。这也是我后来又重新编辑《新本伤寒杂病论》的原因,大家在看《伤寒得意集》之前最好先看《新本伤寒杂病论》,先对伤寒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读《伤寒得意集》,就会发现其实很多道理张仲景已经讲得明明白白的,再加注释,反而显得有些画蛇添足了。
正如前面所说的,本书的写作初衷是为了破旧立新,因此有些地方对原文做了较大的修整,不仅在理法方面,特别是方药方面更是力求创新,或许有一些观点很难获得共鸣,不过,限于个人的水平,只希望此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仲景学术将来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希望所有有志于仲景学术研究的同仁共勉!
伤寒整体观
一部《伤寒论》包罗万象,但若按其发病过程来分,则可以分为“未经误治”和“曾经误治”两部分。因此,为了能观察出伤寒病的自然演变过程,我们应该首先将《伤寒论》中“曾经误治”的条文摘出,单独分析其“未经误治”的部分,这样才能做到知常达变。
《伤寒论》研究的是外感热病,既然是一个病,就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发病过程,包括发病、发展及转归等。《素问?皮部论》云:“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可见,一个外感病的完整过程应包括邪在皮表、邪在经络、邪在脏腑三个阶段,故伤寒亦可以分为表证、经络证、脏腑证三个阶段。
《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显而易见,《素问?热论》论述外感热病仅停留于“邪在经络”的六经热证阶段,而未再深入研究。张仲景不仅继承了《素问?热论》的六经热证理论,还远见地看到了六经热证的发展与转归,并对之进行研究,深入到“邪在脏腑”的阶段,补充了《素问?热论》的不足。
一、邪客于表
《伤寒论》以风、寒之邪统领自然界中的阴、阳邪气,风邪属阳,其性善变,着人后迅速化热,(故《伤寒论》中“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将发热列为首症);寒邪伤人后,因寒邪属阴,静而不动,故郁而化热,(故《伤寒论》中“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中云“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寒郁化热后方可内传。所以说在伤寒病中传递的是邪热,而非风、寒之邪。待邪气全部化热后,即形成表热证,《伤寒论》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就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