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诗歌的山水审美体验之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朱熹诗歌的山水审美体验之乐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戲作武夷櫂歌十首呈諸同遊相與一笑〉 武夷山上有仙靈,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識箇中奇絕處,櫂歌閑聽兩三聲。 一曲溪邊上釣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橋一斷無消息,萬壑千巖鎖翠煙。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臨水為誰容?道人不復荒臺夢,興入前山翠幾重。 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櫂幾何年。桑田海水今如許,泡沫風燈敢自憐? 四曲東西兩石巖,巖花垂露碧璼毿。金雞叫罷無人見,月滿空山水滿潭。 五曲山高雲氣深,長時烟雨暗平林。林間有客無人識,欸乃聲中萬古心。 六曲蒼屏遶碧灣,茅茨終日掩柴關。客來倚櫂巖花落,猿鳥不驚春意閑。 七曲移船上碧灘,隱屏仙掌更回看。人言此處無佳景,只有石堂空翠寒。 八曲風烟勢欲開,鼓樓巖下水縈洄。莫言此處無佳景,自是遊人不上來。 九曲將窮眼豁然,桑麻雨露見平川。漁郎更覓桃源路,除是人間別有天。 此詩作於淳熙十一年(1184年)55歲時。詩題武夷櫂歌之武夷指武夷山,位福建崇安縣南三十里,相傳漢時有神人武夷君居此,因以得名。其山周圍一百二十餘里,峯之大者三十有六,清溪九曲,流出其間,兩岸絕壁,人跡罕至。淳熙十年(1183年)朱子結廬於武夷山之五曲,曰武夷精舍。朱子置身其間,林木深秀,丹崖翠壁,環擁溪流,漁舟欸乃,時聞櫂歌。翌年二月,朱子與士友學子遊九曲溪,心與境會,情與景諧,真味發溢,而作武夷櫂歌十首。程明道〈春日偶成〉詩云:「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朱子之詩心實近於此,故十首詩即注定於「閒」與「戲」而作,蓋心境澄澈才能閒,而心靜身閒乃能優遊山水,戲作櫂歌。 第一首詩概敍武夷山之神仙傳說與溪流之清寒,以奇絕總冒九曲山水之景觀,並以閑字點出其時心境之閒靜喜樂。熊禾〈昇真觀記〉:「文公講道武夷,力衛正學,獨神仙一事不深詆。」王利民認為,朱子青年時代曾沉溺於道教,一生也都保持著和道教的親緣性,所以,朱子用學仙道的徑路來表現學儒道的精神,〈武夷棹歌〉九曲之游不僅是一般的觀光之游,還是求仙之游,〈武夷棹歌〉組詩的立意,主要是借九曲之游的時空進程隱喻進道次序。因此「仙靈」喻道之精隨;曲曲深的「山下寒流」比擬曲折的求道歷程。「箇中奇絕處」,除了字面上的仙靈之奇,山水之美,還隱含向學問道之意。 第二首詩寫一曲,神話傳說與山水景觀渾融一體,表現其心情之閒適自在。朱子寫九曲景色,由一曲至九曲,按逆流而上的順序,依次勾畫,因此一曲詩第一句,即寫在一曲溪邊上釣船,以交代遊歷之始末。按《雲笈七籤》卷九十六:「武夷君,地官也,相傳每於八月十五日大會村人,於武夷山上置幔亭,化虹橋通山下。」第二句寫幔亭峰倒影溪水,「蘸」字下語極妙,化靜為動,變無情為有情。因幔亭峰之名,是因武夷君在武夷山置幔亭,並化虹橋通山下讓村人上山相會而來,所以第三句緊承第二句,說當年的虹橋早已不見,從此再也無人與武夷君相會。第四句即以現今只見萬壑千巖深鎖在翠煙之中,予人無限之感慨作結。二、三、四句山水自然與神話傳說渾合無迹,氣象渾成。王利民認為「釣船」是為訪仙之用,用以比喻從修學到悟道的過程。「幔亭峰影蘸晴川」指初識道體的情境;「萬壑千巖鎖翠煙。 二曲詩亦是揉合現實存在與超現實的神仙世界,將神仙傳說與自然美景融合成一體。案《崇安縣新志》:「玉女峯在溪南,玉立水濱,娟秀為諸峯第一,高數十丈,無徑可躋。其頂草木參簇,若鬟髻而戴花者。武夷山志謂其嬝嬝婷婷,有姝麗之態,良然。……峰下為浴香潭,一泓秋水,凝綠澄清。」本詩一、二句以擬人手法與詰問的語氣摹繪玉女峯姿態之美,既寫實又饒情致。第三句以武夷君的傳說為本,化自然山水為人物,想像當年武夷君與玉女相會,如今則歡會不復,句中隱寓一些感悟。第四句有峯外更有峯,奇中更有奇,興起欲更深入尋幽探奇之逸興作結。王利民以為「道人」之語雙關,另有學道之人之意。本詩字面上使用克制女色誘惑而求仙道的文學母題,其深層意蘊是屏絕色欲而希聖學道,即能志氣清明,勇絕奮發,在求道歷中,逐次入深詣極。 三曲詩首句寫景,據《崇安縣新志》:「小藏峯在三曲,巍然聳立,峭壁干霄。峯半有架壑船、虹橋板橫插岩隙中,人皆以為仙跡,而不知其非也。」朱子〈武夷圖序〉云:「有山名武夷,……清溪九曲,流出其間。兩崖絕壁人迹所不到處,往往有枯查插石罅間,以庋舟船棺柩之屬。」次句即由架在巖壑上的船隻而生情,思古歎今,引起三句世事滄桑之變的感慨,第四句即以人生如泡沫、風燈之無常易滅,不敢憐愛有限之生命作結。王利民以為,架壑船為歷經滄海桑田變化的永恆事物的象徵。佛經以泡沫風燈喻此身為空,性本無體,朱子則用來表示珍惜生命、沛然入道之意願。 四曲詩前二句寫景,四曲大藏峯上有金鷄洞,故第三句寫景而櫽括傳說在內,第四句述當前所景象。依王甦之見,石巖乃喻自性妙體,巖花垂露則喻自性妙體現象之美。然顯法示道,人卻不識,故以「金鷄叫罷無人見」一句感慨眾人之昏昧。末句兩「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