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早引进“科学”一词的中国人辨析
朱发建
【专题名称】中国近代史【专 题 号】K3【复印期号】2005年11期【原文出处】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第59~61页【作者简介】朱发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湖南 长沙 410081)
【内容提要】 目前学界关于中国最早使用“科学”一词的人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看法,分别是梁启超、康有为、严复。但所据史料皆存在问题,未可据为定论。据现存可靠史料,王国维应是引进“科学”一词的第一个中国人。 【关 键 词】科学/王国维/第一人
????“科学”,英文作Science,它源于拉丁文Scientia,原为“学问”、“知识”的意思。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后,国人多以中文传统词汇“格致”与西文Science对译。而中文“科学”一词源自于日文,据学者研究,1874年,留学荷兰莱顿大学的日本留学生西周接受了孔德的学科分类思想,他在《明六杂志》第一次用日文汉字把Science译为“科学”,寓意为“分科之学”。[1] 另一说认为:“科学”一词最先由日人加藤弘之等人于1877年开始使用,是为翻译Science而新造的。[2] 中文“科学”一词系从日文词汇中输入中国已为学界定论,但“科学”一词最先在何时由何人引入中国,时下学术界有三种说法:梁启超、康有为、严复。但仔细考察其证据,以上三说所据史料仍有问题,未可据为定论。????袁翰青《科学、技术两词溯源》一文,依据《饮冰室合集》中梁启超作于1896年的《变法通议·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文中有“科学不改,聪明之士,皆务习帖括,以取富贵,趋舍异路,能俯就乎?”提出梁启超最先使用“科学”一词[3]。梁启超文原载《时务报》1896年8月19日,报纸原文为“科举不改”,《饮冰室合集》中“科学”一词系手民排印错误,李华兴编定的《梁启超选集》已据《时务报》文字校正。[4] (P12)此说已不攻自破。????樊洪业《从“格致”到“科学”》提出,中国最早引入或使用“科学”这一词的是康有为。[5] 证据有二。其一是,甲午战后,康有为编著了《日本书目志》一书,该书的第一册卷二“理学门”中列有“《科学入门》,普及舍译;《科学之原理》,本村骏吉著。”认为这是中文首次出现“科学”一词。但樊文在引证时没有顾及版本问题,该书的最早版本,据张伯桢《万木草堂丛书目录》载:“《日本书目考》,丁酉印于上海,戊戌八月、庚子正月,两奉伪旨毁版。”[6] (P41)又据管学大臣孙家鼐于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初三日(1898,8,19)上折《遵旨议覆编书局折》:“臣查徐致靖之疏,请开一编书局,令康有为编译外国各书恭呈御览,系为请皇上变法起见。又查康有为编成《俄彼得堡变政考》、《日本变政考》、《列国比较表》、《日本书目志》,业已进呈御览,其各国变政之书,亦拟陆续写呈。”[7] (P455)此书当日应有刻本,但因为毁版现在无法得知其具体内容。今本《日本书目志》收入姜义华编《康有为全集》第三册中,所据刻本为辛亥后1912年刻印之万木草堂丛书本。????樊文依据的证据之二是:1898年四月二十九日(6月17日)康有为进呈光绪帝《请废八股试贴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中又三次使用了“科学”一词,“假以从事科学,讲求政艺”,“从此内讲中国文学,以研经义、国闻、掌故、名物,则为有用之才;外求各国科学,以研工艺、物理、政教、法律,以为通方之学。”,“宏开校舍,教以科学,俟学校尽开,徐废科举”。[8] (P270-271)此折录自《戊戌奏稿》。而康有为《戊戌奏稿》始刊印于宣统辛亥五月(1911年6月),书中麦孟华《南海先生戊戌奏稿凡例》说明:“戊戌数月间,先生手撰奏折都六十三首,一代变法之大略在焉,亦有代作者。戊戌抄没,多所散佚,即篇目亦不能忆。内子同薇文涧,先生女也,累年搜集抄存,得二十篇,迟迟久待,终无由搜全,惧久而弥失,先印之以应天下之望,余俟搜得,陆续补印。”其中辑录奏疏17篇、进呈编书序5篇、补录3篇,列存目13篇。而据台湾学者黄彰健考证:在宣统三年辛亥五月印行的康有为《戊戌奏稿》中有许多伪稿,他说:“《戊戌奏稿》所载奏折20篇及进呈书序5篇,其中仅《进呈俄彼得变政记序》及《呈请代奏皇帝第七疏》见于光绪二十四年三月上海大同译书局石印本《南海先生七上书记》,系戊戌政变前公开印行,真实可信,其余23篇都是假的。”[9] 樊文所引奏稿即系伪稿之一。但据大陆学者孔祥吉《康有为戊戌年变法奏议考订》考证,黄彰健因为没机会见到清朝大内档案,故在考订推断中时有误会,但他对此篇奏稿是否改篡,因清档整理工作尚未完成,亦无法判断。[10] (P81-83)既然该奏折原稿尚没有发现,现能见到的只有此后的《戊戌奏稿》本,而此中该折是康有为在戊戌政变后回忆所录,又经整理者之手刊印于1911年,当时“科学”已取代“格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献信息检索的含义.doc
- 文明礼仪教育讲座.doc
-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2).doc
-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doc
-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 (2).doc
- 斑羚飞渡、华南虎、马、狼.doc
-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doc
- 斯雅冰晶画——玻璃创造一切.doc
- 新中国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历史演变及启示作者.doc
- 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抵扣处理.doc
- 期末教学质量分析会校长总结发言:以数据为镜明方向,以实干为桨启新程,共谱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docx
- 2025初级软考练习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docx
- 2025初级软考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docx
- 2025初级软考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docx
- 2025至2030儿童折叠睡床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初级软考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巩固).docx
- 2025初级软考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巩固).docx
- 2024年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1 线段、射线、直线 习题 4.1.pptx
- 2025初级软考练习题(网校专用)附答案详解.docx
- 【】教师教育心得体会模板集锦9篇.pdf
最近下载
- 民事陪审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材料科学基础:第十二章 金属材料强韧化机制.ppt VIP
- CNAS-GL27-2009 声明检测或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指南.pdf VIP
- 胃脘痛护理查房.ppt VIP
- 【行业研报】2023年肯尼亚行业企业战略规划方案及未来五年行业预测报告.docx VIP
- 人民陪审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练习题 .pdf VIP
- 部编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VIP
- GB_T 39637-2020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土壤环境腐蚀性分类.pdf
- 聚硼硅氮烷合成、掺杂及SiBCN陶瓷应用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