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1-实验探究: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剖析
【变式训练2】(2015·浙江嘉兴高三3月教学测试)(1)如图示为“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按照实验要求应该( ) 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同时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 (2)本实验必须( ) A.要平衡摩擦力 B.要求悬挂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上述两项要求都不需要 (3)如图为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得到的纸带,从中确定五个计数点,量得d1=8.00 cm,d2=17.99 cm,d3=30.00 cm,d4=44.01 cm。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 s。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vC=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B C 1.1 2.0 为什么不需平衡摩擦力? 本题详细解析见教辅! 高考实验题一般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即所谓情境新而知识旧。因此做实验题应注重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用教材中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处理新问题。 1. 实验器材的改进 2.获得加速度方法的改进 热点三 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例3】(2015·新课标全国Ⅱ,22)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________ m/s;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高度 C.斜面的倾角 3.25 1.79 C 转解析 怎样得到动摩擦因数与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转 原题 【变式训练3】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 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 s和4.0×10-3 s。用精度为 0.05 mm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d,其示数如图丙所示。 (1)滑块的宽度d=________ 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_______ m/s,滑块通过光 电门2时的速度v2=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______的宽度减小一些。 1.0 1.010 2.5 平均速度 滑块 详细解析见教辅! 规律方法 刻度尺的读数应注意 (1)刻度尺读数时: 要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眼睛正对刻度线读数. (2)毫米刻度尺的精确度为1 mm. 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3.备选训练 AD A 中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 D 中应先断开电源,使计时器停止工作,再取下纸带 遗漏步骤G: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BEFCADG 1.对实验操作步骤的考查 2.对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考查 【备选训练】 如图所示,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纸带中的计数点0、1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 mm,0、2之间的距离为_____mm,2、3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mm. 解析 毫米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 mm,读数时要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计数点0、1之间的距离为8.9 mm(9.0 mm也可),若读成8.90 mm或9 mm都是错误的;0、2之间的距离为19.5 mm,2、3之间的距离为12.5 mm(32.0 mm-19.5 mm). 答案 8.9(9.0也可) 19.5 12.5 8.9(9.0也可) 12.5 19.5 最小刻度 显隐解析 【备选训练】右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 ①OD间的距离为_____ cm. ②右下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x-t2图线(x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2 加速度的一半 0.933 【备选训练】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