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2010.11.02
二、吸收机制 1、吸收途径:跨细胞途经:即通过绒毛上皮细胞的腔面膜进入细胞内,再通过细胞底侧膜进入血液或淋巴; 旁细胞途经:即物质或水通过细胞间的紧密连结进入细胞间隙,然后再转入血液或淋巴。 脂肪吸收过程: 甘油三酯在胰脂酶作用下分解。 甘油直接通过上皮细胞进入毛细血管 甘油一酯、脂肪酸、胆固醇和其他脂溶性物质与胆盐形成微胶粒,穿过不流动水层到达微绒毛 脂溶性物质进入上皮细胞,胆盐在空肠吸收,进入肠肝循环 重新合成甘油三酯,与蛋白质、磷脂、胆固醇形成乳糜微粒,通过乳糜管进入淋巴系统。 第六章 能量代谢及体温 机体的能量代谢 体温及调节 第一节 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概念 生物体新陈代谢活动中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等过程。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消耗 动物体可利用的能量称为代谢能。 特殊动力作用能量是营养物质在参与代谢时不可避免地以热的形式损失的能量;50% 净能是维持动物自身基础代谢、随意运动、调节体温和生产的各种能量。? 能量输入=能量输出+能量贮存?? 或??能量输入=输出的热能+所作的功+能量贮存 如果能量输入大于能量输出,则能量贮存为正数,组成机体的物质增加,体重增加。 如果在禁食和安静状态下既没有通过进食而输入能量,也没有通过作功输出能量,则???? 0=输出的热能+能量贮存??? 输出的热能= -能量贮存,即机体产生的热量来自消耗体内贮存的物质,体重减轻 机体能量的直接提供者是三磷酸腺苷(ATP)。 ATP既是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又是直接的供能物质,动物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ATP则由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不断地将ADP重新变成ATP而得到补充。 当物质氧化释放的能量过剩时,还可以通过合成磷酸肌酸(CP)而将能量贮存起来。另一方面,在ATP转化为ADP并释放能量后,CP可将所贮存的能量再转给ADP生成ATP,以补充ATP的消耗。 这种补充作用比直接由食物氧化释放能量补充的多、来的快,可满足机体在进行应急生理活动时对能量的需求。因此CP可看成是ATP的贮存库。 1mol ATP ADP 释放33.47kJ能量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一)直接测热法 直接测热法是利用各种类型的热量计,使实验对象居于其中,直接测定在一定时间内所发散出的热量,由于该方法的装置庞大而复杂,故实际工作中不予采用。 (二)间接测热法 间接测热法又称气体代谢测定法。利用定比关系计算出单位时间内整个机体所释放的热量及营养物质被氧化的量。 食物的呼吸商、热价和氧热价的概念 食物的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food)? 1 g食物在体内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称为食物的热价。 食物的氧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oxygen) 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l 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根据在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参照氧热价可以推算出机体的能量代谢率。 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RQ):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生量与耗O2量容积的比值(CO2/O2)称为呼吸商。 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的CO2产生量与耗02量容积的比值称为该物质的呼吸商。 非蛋白呼吸商和氧热价 三、影响能量代谢率的因素 (一)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开始,持续7~8h),即使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产热量却比进食前有所增加,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 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不同,进食蛋白质时产热量增加30%,混合性食物增加10%,糖和脂肪增加4~6%。 其产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肝脏处理蛋白分解产物时的额外能量消耗有关。 (二)肌肉运动 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机体任何轻微的活动都可提高代谢率。剧烈运动时其耗氧量可增加10~20倍。 (三)环境温度的影响 人体在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境中最稳定。 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代谢率有所增加,在10℃以下,则代谢率显著增加; 当环境温度为30-40℃时,代谢率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体内化学过程反应速度加快,同时还有发汗以及呼吸、循环机能增强所致。 (四)精神活动 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不大,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 但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烦躁、恐惧、情绪激动等)时,由于会导致无意识的肌肉紧张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显著增加。 BMR衡量标准:单位时间,单位体表面积的产热量。即 kJ/m2·h 体表面积=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 男性>女性;幼年>成年>老年 第二节 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