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 土石流.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1-5 土石流

岩漿成分的不同,主要有兩種不同的噴發方式: (1) 爆炸 式噴發︰中性或中酸性岩漿由於黏滯性大,會以此方式爆發,常形成 錐狀 火山,例如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七星山、義大利維蘇威火山。 (2) 寧靜 式噴發︰當岩漿的黏滯性較低時,氣體容易散逸,岩漿傾向以溢流方式噴發,常形成 盾狀 火山或熔岩臺地,例如澎湖群島或夏威夷火山。 酸雨的危害 (1)酸雨對人類的影響。   (2)酸雨對土壤的影響。 (3)酸雨對河川湖泊的影響。 (4)酸雨對植物的影響。 (5)酸雨對建築物的影響。 意猶未盡~ 看相片跟影片吧! 4-2-1 空氣汙染 人類活動的空氣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和懸浮微粒等,其主要來源為汽機車和工廠廢氣。 行政院環保署利用空氣污染指標( PSI ),標定空氣污染程度。 PSI值在 100 以下時,表示空氣品質對健康較無影響;而PSI值在101以上時,體質敏感者或身體狀況不佳者,症狀會有惡化的可能。 有害 非常不良 不良 普通 良好 300以上 200~299 101~199 51~100 0~50 政府單位利用制訂「空氣污染防治法」、徵收空污費用、加強稽查及綠化環境等措施,以改善空氣污染。 空氣汙染的影響層面不僅止於對大氣和生物的危害,也牽涉到酸雨、水汙染等問題。 4-2-2 酸雨 在空氣沒有受到污染的地區,天空降下來的雨水,也具有酸性,其PH值約為 5.6。 由於工商業的發達,空氣產生大量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氯化氫及一些懸浮粒子等,與雲層中的水滴結合,便會形成帶有酸性物質的雨水,稱為 酸雨 。 環保署將pH值小於 5.0 的雨水稱為酸雨。 4-2-3 水汙染 水污染:是指由於人為因素直接或間接的將污染物質介入於水體後,影響水的正常用途或危害國民健康及生活環境。 水污染來源包括天然的污染源及人為的污染源。人為的污染源則來自人們各種活動及開發所產生的污染物。 河川、湖泊、水庫、地下水若受到污染,將破壞生態的平衡。海洋會是所有污染物最後的歸所。 優養化:肥料中的營養鹽被雨水沖刷,使藻類過度繁殖,藻類死亡時因微生物分解,消耗水中的溶氧量,破壞生態平衡。 4-3-1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 溫室效應:從地球表面反射的紅外線不會進入宇宙,而被溫室氣體吸收,在地球表面形成一個保溫層,因此保持了地球表面的溫度平衡。 全球暖化:由於溫室氣體的急遽增加,破壞溫度平衡,多餘的熱量散不出去,使得溫度上升的一種現象。 溫室氣體:是指大氣中能吸收 紅外線 輻射,增加地表溫度的氣體,包括 水氣 、 二氧化碳 、 甲烷 、臭氧及氟氯碳化物等。 適量的溫室氣體可以使地球維持適當的溫度,如果沒有溫室氣體,地球的平均溫度約只有-18℃。 工業革命後,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及大量砍伐森林,使 甲烷 和 二氧化碳 的含量增加,增強溫室效應,使全球暖化更明顯。 二氧化碳濃度變化 甲烷濃度變化 全球暖化的影響 沙漠化現象擴大,生態體系改變。 兩極和高山的冰層融化,海平面上升。 生物往兩極或高山遷徙。 不正常暴雨及乾旱等極端天氣現象。 為減緩溫室效應對全球暖化的影響,在西元1997年簽署京都議定書,以具體行動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冰川的融化 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 極端天氣現象 4-3-2 臭氧洞 臭氧層具有吸收太陽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線,保護地球表面生物不受紫外線侵害之功能。 地球各地臭氧層密度大不相同,在赤道附近最厚,兩極變薄。 自 1978年開始,全球各緯度平流層的臭氧含量降低, 南極 上空則是臭氧被破壞最嚴重的地區,甚至在春季(10月)期間更會出現所謂的「臭氧洞」。 臭氧洞示意圖 臭氧洞形成原因 破壞臭氧層的元凶即是氟氯碳化物( CFCs ),穩定性高,不易起化學變化。 氟氯碳化物分子要上升到 平流 層,受紫外線照射才會分解出 氯 原子, 氯 原子會分解臭氧分子,降低臭氧含量。 氟氯碳化物生命期長達數十年至百年之久。 蒙特婁議定書:管制氟氯碳化物使用之國際公約,自1996年起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4-3-3 洋流與聖嬰現象 洋流:海水沿固定方向產生的大規模運動。 黑潮:寬度約100公里,深度約1000公尺,流速100~200 m/s。 夏 季 冬 季 示意圖 風向 西南季風 東北季風 洋流 南海海流 黑潮支流 中國沿岸流 黑潮支流 洋流方向 由南向北 由南向北 由北向南 由南向北 洋流溫度 暖流 暖流 冷流 暖流 沿海氣候 溫度高、溼度大 北部沿海溫度低 高屏沿海溫度高 聖嬰現象 聖嬰現象:聖誕節前後,東太平洋海域的表層海溫及洋流發生異常 增溫 的變化,導致太平洋兩岸的天氣異常,甚至影響全球的氣候。 大約每隔二至七年,祕魯外海水溫升高的幅度特別大,持續時間也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